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西西弗模式在为城市阅读提供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书店,曾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所在,在天津的历史上,更出现过三公里内十余家书店的繁华盛景。伴随着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十年来走过了市场的寒冬期间,在书业乍暖还寒时,国内知名书店——西西弗书店的第一百家店今日开张,正式进驻天津市海信广场B1层,这也是天津的首家西西弗。
  摆满两到三万种精选图书、排列有序的展台书架,令人感到熟悉的绿色与LOFT风格,以及同时亮相的旗下品牌“矢量咖啡”,已经排上日程的各种沙龙活动……除了这些,快速扩张的西西弗到底依靠什么取得如今的江湖地位?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文化领域内的商业化是否在反噬文化基础?
  西西弗模式到底在给书业和其他传统文化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怎样的模板?
  逆“网”上扬的神奇西西弗 在书业寒冬期破土逆袭
  虽然是首次亮相津门,但对于天津的爱书人来说,西西弗书店的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在新店外路过的不少人一眼就能把它认出,这家代号为100的店铺,是西西弗在国内的第100家实体书店,在高速拓展的快行道上,西西弗终于在天津有了一站。跟同时代的不少书店相比,西西弗的发展模式更为传奇,它几乎是在实体书店最为低潮的期间开始在自己的布局版图上攻城略地,这一点不禁让人惊叹。
  当时的困境就是zhongguo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书店的死亡大都是由于成本原因,再加上网络时代对传统市场的冲击,而传统实体书店本身却又不是以现代企业形态出现的,总之是外因和内因叠加在一起,为传统书店的生存造成了重重的困境。
  从数据上看,西西弗确实走了一条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袭”之路。2010年1月,全国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停业;2011年6月,拥有16 年历史的民营学术书店风入松书店停业;2011年10月,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也关张歇业……翻看彼时的新闻,不仅一些国内书店歇业,域外知名连锁书店也纷纷申请破产保护;不仅一些民营书店举步维艰,多个城市的新华书店竟然也搬离繁华地段,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正当时,当当网在纽交所上市,西西弗开始在快行道上超车。
  复苏期书店多以“坚守”沉浮 他却坚信商业会令文化升级
  在网络图书市场在图书销售上迅速占据市场高地的时候,书店仅仅是整个出版行业链条受到强烈冲击的一个环节,也是首当其冲的阵地。彼时,行业标准精细化、环境体验人性化、运营模式多元化的书店也在不断涌现,不少爱书人、读书人、出版人,开始在最坏的市场中坚守图书阵地,台湾诚品书店的经营模式与理念开始更多地传向大陆,“为城市守护一盏灯”。这些书店以独立书店之名开始从不同途径或开疆或守土,在两届独立书店年会中,更多的关键词是“坚守”与“希望”。而后,24小时书店等模式也曾掀起浪潮与讨论,而与前者相同,大多数书店历经沉浮后,倒在了资金链、人力、管理、运维的难题上。
  在这样的浪潮中,西西弗这样植根商圈、以商业模式运营文化场所的书店却显得后劲儿十足。从经济角度看,这样的答卷有足够的说服力,也被看做是在商业与文化之间觅得了一条新路,但这条路是否可持续?商业化的运营理念是在给文化加持还是披着文化的外衣敛财?却一直在业内外有所探讨。
  在西西弗书店的掌门人金伟竹看来,“商业和文化不是矛盾的。”他说:“文化给商业一个表现的机会,商业做大了带来的是文化水平更大的升级,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正是这种初衷,让这位生在东北、长在山东,成年后游历过深圳和越南河内,做过金融、炒过期货的人在实体书店最为动荡的时期一路疾驰。
  科学精细化的产业闭环 卖书不会是亏本买卖
  “穷”则思变,在传统行业的原有模式无法再适应形势、方法穷尽的时候,那么他所承载的文化功能或许也在被削弱,众多传统企业开始求变。金伟竹介绍说:“在西西弗,书店不是亏本买卖,我们对客户群的定位是单品管理,精细到零售业水平。”与其把西西弗归纳为书业一员,倒不如用零售业的眼光去审视,从产品定位、企业定位、团队设置、数控分析、销售转化,西西弗早已形成精细化的产业闭环。
  金伟竹表示:“西西弗也是传统行业里的一员,我们自然要思变,要创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与商业形态。从到省外开店的第一天起,我们已经完成了从1.0-2.0的转型,独创出‘物理书店+阅读体验+书友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店内配备了免费阅读区、自营品牌咖啡等,即使顾客没有买书的想法,也能因其他因素让他们留下来。”
  台湾的诚品书店十几年屹立不倒,据称靠的就是这种复合经营模式,它不仅卖书,还开画廊,卖花、卖服饰以及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其每年带来的人流达到上亿人次。单向街书店联合创始人杨文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近一两年来,有很多商业综合体主动找上门来不要房租,希望我们入驻进去。包括在上海淮海路那么好的地方,800平米,现在都装修好了,让我们入驻。”2012年进驻天津的“猫的天空之城”、2016年在天津开店的“言几又·今日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进入了天津最繁华的商业场所,读书也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越来越时尚。
  国内阅读市场并未成熟 产品运营是未来核心问题
  近两年实体书店的复苏,许多书店在开业或者转型升级,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种经营模式纷纷上演,一些书店也在店铺装潢、文创产品、文化活动上推陈出新,但是依旧有不少出局者。加之亚马逊、当当都在着力成立线下书店,越来越多的新型书店也让来自互联网的价格战转而升级线下书店的体验战,如今,不少热门商圈里已经开始聚集不止一家民营书店,书店之间的短兵相接,也开始迫在眉睫。
  但在金伟竹看来,与市场相比,书店业当前并不存在竞争,因为zhongguo的阅读市场并未成熟。他介绍说:“读者有很多需求待满足进而待制造,大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就像万圣书园在金字塔尖、引领阅读,西西弗走另一条路,定位为大众精品书店,与商场合作,在商场中培育大众读者。”在金伟竹看来, “产品运营”是书店应真正研读的核心问题,即便是新型书店,注重商业,空间很漂亮,会有很多商业地产来寻求合作,但是如果不懂图书、不懂文化,是没有能力支撑起后期运营的。资本市场不看市场规模,看经营逻辑。所以只重商业,运营体系、团队都没有,也是失衡的。毕竟书店行业目前没有职业经理人。
  书店“比美”成风的时下 平衡体验与控制速度并行
  在西西弗的系统内部,把给读者的体验分三种,“空间体验为基础,产品运营体验为核心,服务互动体验为增量。”而空间体验仅仅是最低标准,在金伟竹看来,书店的“美”是要以“真”为前提,书店并不应当去“比美”,空间做得再好,读者刚开始来会觉得新鲜,会拍照等,时间久了,还会有新鲜感吗?所以要回归本质,对于我们,就是产品运营,这才是书店对读者应该真正研读的核心问题。在他看来,“去妄存真”才是正道。
  如果体验走向偏执化,忽略了产品运营才是核心便容易失衡。西西弗在这三种体验下,追求三个平衡,文化与商业平衡、商业与运营平衡、运营与服务平衡。金伟竹认为:“刚开始注重文化,但商业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和商业要两条腿走路。而注重商业时,不能忽略运营,运营才是走下去的真正依托。最后是产品运营要和服务互动平衡。这三种平衡是一个方向性的引领。”
  100家店会让很多人开始质疑是否增速过快,但在金伟竹看来,从零售业的角度,与星巴克、优衣库的新店增速相比,西西弗的速度很慢,在每年数千家商场要约的情况下,西西弗一直在控制速度,增速的快慢要依托于运营能力。金伟竹说:“决不能追求市场规模把运营拉低。” 文/摄 回振岩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