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重新认识上海的实验艺术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关于“85新潮”之前上海实验艺术的学术报告会。独立艺术批评家王南溟、朱屺瞻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曾玉兰和对1976年至1985年上海实验艺术进行了广泛调研的于佳婕,致力于给华师大的师生重新梳理“85新潮”之前的上海实验艺术历程,并希望由此对目前的zhongguo当代艺术史进行补充。 
  在这场学术报告中被重点介绍的1978年的“野蔷薇”画展、1979年的十二人画展、1983年的阶段试验画展等,显示了在西方当代艺术刚刚渗入zhongguo时,上海艺术家的思考和转变。三位讲演者,在广泛的调研之后搜集了大量史料。 
  当代艺术在zhongguo才走过了三十年时间,对这段历史的书写就已经歧义丛生。以去年底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开幕的“85新潮”大展为序幕,国内艺术界和批评界掀起了一场对“85新潮”艺术运动的争论。各路人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评论“85新潮”,排定艺术江湖的座次和历史地位,将“85新潮”演变成了一场利益格局的罗生门。史料翔实的“85新潮”尚且如此,更别说1985年之前上海的实验艺术了。王南溟介绍说,在目前已有的zhongguo当代艺术史文本中,对“85新潮”之前的上海实验艺术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这跟现在的艺术史书写方式有关。艺术史书写,基本都是以艺术群体作为划分手段,而基本上都致力于个体探索的那批上海艺术家就很难被写进去。同时,现在的zhongguo艺术史文本,都是北京和四川的批评家执笔的,上海实验艺术家的圈子在当年和他们没有关联,所以被排除在外。 
  重新认识上海实验艺术的历史,其实并不仅仅是在乎谁被写进了艺术史。王南溟说,他们举办这样一次学术报告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梳理zhongguo早期抽象艺术的脉络。这个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湘、刘海粟等人早年间在上海创办“决澜社”,将西方的野兽派、后期印象派艺术介绍到国内,为日后的抽象艺术打下基础。在“85新潮”之前的上海实验艺术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艺术是如何转向了当代。这部分内容,完全应该补充到zhongguo当代艺术史当中去。 
  这个学术报告,让人想起了去年在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被qiang毙的方案”艺术展,策展人比利安娜同样也收集了大量1985年之前上海实验艺术的史料。今年5月28日,证大现代艺术馆还将举办“1976-1985上海实验艺术回顾展”,这些展览、史料和对当事人的采访,不仅是对艺术史的必要充实,也让人想起,上海艺术曾经有过的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年代。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