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BBC奥运宣传片引争议 部分网友称其丑化孙悟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奥运宣传片《东游记》近日终于与众人见面,这部长约2分钟的宣传片改编自zhongguo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西方人眼中,孙悟空已经成为最能代表zhongguo文化的元素之一。 

  据悉,为体现北京奥运会的“zhongguo概念”,BBC在很早之前就将著名漫画家、设计师杰米·惠列特和音乐家戴蒙·奥尔本列入了BBC奥运代表团名单。这两人曾联手打造了红遍全球的虚拟乐队“街头霸王(Gorillaz)”,在去年他们还推出过以《西游记》为题材的歌剧,“谈到zhongguo难免会想到孙悟空、猪八戒等,《西游记》非常能够代表英国代表团在各个项目中力争奖牌的形象。” 

  在这部长约2分钟的纪录片中,有孙悟空(Monkey)、猪八戒(Pigsy)、沙僧(Sand)和观音四个主要演员,BBC选取了颇具zhongguo特色的北京音乐和若隐若现、烟雾缭绕的青山。横空出世的美猴王在观音的指引点化下前往东方鸟巢取经。一路上,拥有铅球、跨栏、撑杆跳、单杠、游泳等体育特长的孙悟空,先后结识了猪八戒和沙僧,凭借无敌的zhongguo功夫,三人斩妖除魔,顺利到达鸟巢取得真经。   

  短短2分钟的视频,却将石猴诞生、观音指引取经之路,与猪八戒、沙僧历尽磨难斩妖除魔取得真经等一系列的事件纳入其中。此外,整个宣传片融入大量zhongguo元素,比如宣传片的主题曲采用了中文,歌词为“为了希望荣耀,燃起梦想,生死与共”。 

  BBC在官方网站表示,为最大限度地达到宣传效果,这款奥运动画宣传片将被投放到电视、广播、互联网及手机等各种平台上,孙悟空等卡通形象也将被BBC设计为北京奥运友好大使。 

  主题歌由观音姐姐用中文深情演唱 

  悟空恭喜,取经来了,为了希望荣耀,燃起梦想,生死与共,穿越世界毫无阻碍,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冲破恐惧,为了追求,为了希望与荣耀,璀璨绚丽的梦想,把灵魂融为一体…… 

  ◇纪录片链接 

  悟空为梦想点燃圣火 

  孙悟空诞生,经观音菩萨指点,“为了梦想、为了希望”到北京参加奥运会。途中斩妖除魔,并得到了猪八戒、沙僧的鼎力相助。Monkey、Pigsy、Sand三人运用运动员的特殊技能打败妖魔鬼怪,譬如孙悟空用体操,猪八戒用摔跤,沙僧用跆拳道……终于,他们来到古老的北京,在鸟巢点燃了奥运圣火。 

  设计师曾打造 “街头霸王” 

  为体现北京奥运会的“zhongguo元素”,BBC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行动,将著名漫画家、设计师杰米惠列特和音乐家戴蒙奥尔本列入了英国奥运代表团名单。戴蒙奥尔本据说非常热爱zhongguo文化,多次来zhongguo采风、寻找普通话歌手。 

  据悉,这两人曾联手打造了红遍全球的虚拟乐队“街头霸王(Gorillaz)”,在去年还推出过以《西游记》为题材的歌剧,他们认为,《西游记》非常能够代表英国代表团在各个项目中力争奖牌的形象。同时,这个短片中的悟空形象还借鉴了上世纪70年代风靡英国的一个动画片主角。 

  文化差异导致争议 

  龇牙咧嘴的孙悟空,蓝脸像妖怪的沙僧,BBC这部宣传片中的最大争议,来自片中人物元素的形象与《西游记》中相差甚大。不少网友甚至认为宣传片丑化了孙悟空。不过,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和审美观念之间的差别,宣传片中的形象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传统的zhongguo文化中,汉奸总是尖嘴猴腮,地主老财永远长着一脸横肉。这样的传统印象,通过一些电影和电视不断深入人心,从解放前一直延续至今。可西方人并不会认同我们的这种传统。张扬的个性一直是西方人眼中所提倡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姚明进入NBA后,很多美国评论家批评其缺乏霸气,美国人对于中锋的标尺是奥尼尔,这就是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已经在最近10年的时间中被缩小了很多。姚明在美国学会了摔毛巾,西方人也学会了应用zhongguo元素。就拿“龙”这个一直在传统西方观念中象征邪恶的元素来说,现在也开始逐渐被接受。来北京参加奥运的德国代表团休闲T恤上,就有一条zhongguo人所熟悉的“龙”。瑞典代表团服装中融入了旗袍和中山装等zhongguo服装的设计理念。放在之前,这是很难想象的。 

  就拿BBC宣传片来说,不管怎么改动,对于这些卡通形象,受众的第一直观反应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就够了。至于其中的改变之处,要理解宣传片毕竟是给英国人看的。毕竟,《西游记》、成龙、李连杰是西方人对于zhongguo文化的直观印象,可是当《功夫之王》的所有情节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时,你不也同样会感到很无趣嘛?与其无趣,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变化。

  (记者 宋承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