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吴思: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千年帝国终结(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天益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zhongguo一直是所知文明环境的中心和顶峰,这种历史地位的急剧失落,造成了民族心理的巨大张力--恢复传统地位和民族荣耀的强烈渴望。按照列宁zhuyi理论,在资本zhuyi世界体系的薄弱的环节,一个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领先进入社会zhuyi社会。这种理论隐藏着一种重排民族座次的分配关系:落后可以转化为优势,zhongguo可以获得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地位。这正是民族心理张力所期待的地位。

按照马列zhuyi理论,无产阶级将在gongchandang的领导下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zhuyi国家,最终实现gongchanzhuyi。这种理论隐藏着更富于诱惑力的利益分配方案:首先,一个特殊的意识形态集团,在关于自己的理论中扣留了最崇高的中心位置,他们将掌握国家权力,支配一切,最后还要名垂青史。其次,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最后,所有人类成员,最终都会在gongchandang人的事业中受益,人类将进入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能ziyou发展的理想世界。

上述利益分配方案,潜伏在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而科学的表述之下。zhongguo的读书人很熟悉这种路数。儒家的天道中就潜伏着重大的利益分配方案:皇帝至高无上,官僚集团代天子牧民,劳力者交皇粮服劳役。马列zhuyi在重新解释世界和历史的同时也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而马列zhuyi在zhongguo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利益的分配是否妥当。

三、毛泽东思想

1、马列zhuyi与zhongguo革命实践相结合

正统马列zhuyi对城市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强调,使gongchandang登上zhongguozhengzhi舞台的最初几步走得跌跌撞撞。

毛泽东1926年在《zhongguo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说:“zhongguo因经济落后,故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不多。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

如果更仔细地区分,还应该补充说:其中更大一个数量是在官营产业之下。大量工人在传统的官营企业里从事雇佣劳动,zhongguo的官僚代替了欧洲的资本家[9]。zhongguogongchandang在工人运动早期阶段,发动矿山和铁路工人罢工,争取工人的结社权并提高工资,其矛头所向,主要是官府委任的管理当局,而不是私人资本。zhongguo工人向专制政府争取权利的斗争,先后遭到镇压甚至屠杀,工人运动失败了。

北伐成功后,蒋介石羽翼丰满,开始强化孙中山模仿苏联创建的dang国体制,大批屠杀对自身统治和dang国秩序构成威胁的gongchandang人。gongchandang人仓促组织和发动的武装暴动,最初也像俄国那样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又遭到了惨重失败。zhongguo是一个农业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9%[10],是产业工人数量的一百倍。zhongguo又处于独裁统治与军阀割据并存的乱世,武力的强弱决定着zhengzhi权力的大小。要在这片土地上打天下坐江山,无论正统理论如何说,现实的力量格局注定gongchandang必须继承两千年来反复验证的成功策略:组成一个武装集团,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吃大户,发动农民战争,耗尽对手的力量,最后包围城市夺取政权。

zhongguo的改朝换代主要倚重农民造反,而马列zhuyi对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评价甚低。马克思认为,与工业文明遭遇之际,农民企图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小农的zhengzhi影响则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这样一个阶级显然不能代表未来。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熟悉zhongguo传统和现实力量的格局,他用马列zhuyi的词汇和逻辑,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农民造反的意义,阐明了gongchanzhuyi信奉者在zhongguo夺取政权的道路、他们的敌人和盟友、斗争各阶段的目标和策略。这套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gongchandang领导农民搞土改。

马列zhuyi的阶级分析眼光,帮助zhongguogongchandang看清了地主与农民的冲突。毛泽东认为,国民dang的专制统治是封建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在帝国zhuyi支持下的联合专政,贫下中农反抗地主剥削的阶级斗争必定导致与这种上层建筑的武装冲突,结果必定是zhongguo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无产阶级政dang的领导下,推翻帝国zhuyi、封建zhuyi和官僚资本zhuyi这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新民主zhuyizhongguo,然后过渡到社会zhuyi。

毛泽东勾画的历史和社会图景在凸显某些事实的同时也遗漏和淡化了某些事实。毛泽东凸显强调了zhongguo弱小的无产阶级及其作用,淡化了这个阶级主要雇主的国营或dang营的性质。毛泽东强调了zhongguogongchandang的无产阶级性质,淡化了这个组织由爱国知识分子创建又由农民战士充实的事实。毛泽东强调了历史上农民与地主的冲突,把这种冲突描绘为zhongguo历代的主要矛盾,淡化了农民与官府的矛盾。毛泽东强调了地主阶级和官府的共同利益,淡化了他们之间的差别和冲突,把自身利益鲜明的暴力赋敛集团降格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毛泽东强调农民战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zhongguo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却再三表现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呈现为帝国制度重建儒家秩序的自我调节方式。

上述凸显和淡化是可以理解的。gongchandang一旦成立,dang派就有了自身的生命和利益,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发展自然要受到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指引和影响。毛泽东建构意识形态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团结全dang夺取政权,实现社会改造的理想。他预设了一个神圣正义的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挑选事实并展开论证,辉煌的目标吸引了他的视线,也造成了他的盲区。神化了无产阶级,就可以合乎逻辑地神化其先锋队组织。不肯或不能指出行政权力支配一切并导致社会崩溃的历史和现实,是因为gongchandang也要依靠行政权力建立社会zhuyi并实现工业化。强调地主与农民的冲突,不仅关系到公平的社会理想和实现工业化的良好条件,更直接关系到gongchandang的zhengzhi动员能力,关系到军队的兵源、士气和后勤供给。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