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揭秘:昭陵二骏被贩卖到美国的历史真相(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医唐马” 
  2009年4月,大明宫基金会通过媒体公开招募赴美修复昭陵二骏的专家志愿者。王友群告诉记者,这次招募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石质文物的修复经验,还要英语好。即便门坎儿这么高,还是有几十位应征者报名。经过几轮筛选、面试,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杨文宗、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周萍和刘林西三位专家,最终胜出。
  2010年5月7日,修复小组一行五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令专家们意想不到的是,刚一下飞机,他们就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第二天,美国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以“西安文物专家赴美‘医唐马’”为标题报道了此事。从华侨们的热烈反应,专家们感到此次宾州之行责任的重大。二骏,不但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地位,在美国华人中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抵达宾大后,他们马不停蹄地与美国专家一起研究起修复方案来。周萍告诉记者,事先他们已经知道石骏入藏宾大时,被盗取者砸成了几块,但到现场看了实物后,还是感到很震惊。 
  “一看就是人为敲碎的,太明显了。他们在石骏背面凿了几个洞,顺着石头的纹理,用杠子别开,肯定是找石匠干的。”周萍说,“飒露紫砸得比较规则一共分成三大块,拳毛騧就砸得不好,一共分了七八块。”
  此前,美国修复师已经把石骏残块重新拆开,清洗了表面,然后又进行了机械连接。刘林西解释说:“所谓机械连接,就像我们骨折了,打个钢钉一样。残块之间并没有用粘合剂。”她还告诉记者,宾大只在1918年对二骏进行过拼接,此后从未修复过。“这次修复,还取出了当年填充缝隙用的老报纸呢!”
  zhongguo专家要做的是对裂隙进行填充加固,对石骏整体的艺术效果进行美学修复。为了区分石骏身上大大小小裂隙的等级,专家们把它们分成了红色、绿色和黄色。杨文宗解释道:“红色指影响结构的裂缝,就是断裂的部分;绿色是比较小的裂隙;黄色是指缺损的部分。”
  对于这三类情况,专家们采取了不同的修复方法。绿色裂缝不影响结构只影响美观,专家们需要用粘合剂把它们做平,再补上颜色。刘林西告诉记者,对于文物修复,世界上公认的原则是可逆和最小干预。“可逆,就是粘合剂既可以粘住,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打开,而且不破坏文物。”
  专家们在实验室做了近十种不同方案才最终选定合适的粘合剂。而为了让石骏看起来更接近本来颜色,专家们还专门带来了陕西富平县的北山石粉。昭陵六骏用的石材都取自富平,专家们把富平石粉加到粘合剂当中,使修复完的石骏无论从颜色,还是质感,都更接近本来面目。
  “用原石粉修补文物,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刘林西说。虽然专家们可以把石骏补得天衣无缝,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补过的地方还是要留一些痕迹。要既让观众远看不影响美学效果,近看还能看出痕迹来。文物修复还要保存历史信息。”周萍解释说。
  红色断裂部分要不要补,美方一直举棋不定,他们希望听听zhongguo专家的意见。“虽然补上好看,但我们最终还是决定不补。要让观众知道它们的历史,知道它们曾经被打碎过。”杨文宗说。他们在美学与真实之间,选择了后者。
  不过王友群偷偷向记者透露,其实他们心里还有个小九九,“红色部分不补,以后回国展览时,把金属支撑一卸就能搬走,那可就方便多了!”
  两块黄色缺损部分,专家们也基本制作完成了,可惜签证到期,一块缺损没有安装完毕,只好留给美国专家完成了。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解开了一个困扰考古界8年的疑团。2002年陕西文物专家对昭陵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在六骏基座附近发现了两个残块。专家们把残块与碑林的四骏比对了,没对上,他们估计这大概是美国这两骏身上的。临走前,杨文宗特意翻制了残块的石膏模型。刚到美国,杨文宗就把它拿出来与二骏比对,其中一块一下子就跟拳毛騧马鞍的断裂部分对上了。
  专家们的修复工作就在宾大博物馆的展厅里现场进行。经常有观众驻足观看,其中也不乏专程赶来的留学生和在美华人。给周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宾大读研究生的北京姑娘刘悦玲。“我爸爸突然打电话说,新闻里说zhongguo专家正在宾大博物馆修昭陵二骏呢!他嘱咐我一定要到现场去看看。”言语间,激动之情难以抑制。
  除了修复的进程,观众们最关心的是:“二骏什么时候能回到zhongguo?”对此,不但专家们无法回答,就是运作了几年二骏回归的王友群也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老实说,我现在压力很大。如果二骏回来了,写多少篇文章都不过分,可是现在还没回来。”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友群欲言又止。
  在专家们启程时,多家媒体报道,修复后,二骏将于今年10月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园时回国展览,但现在这个说法已经不提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10月份还回不来。”王友群坦白地说。
  王友群说,虽然霍杰斯馆长对促成二骏回归非常热心,但美国与zhongguo的体制不同,宾大博物馆有董事会,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有校董事会。二骏的去留并不是馆长一个人做得了主的,需要通过馆董和校董投票决定。馆董和校董加起来有几十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立场,想让他们一致通过二骏回归,可不是件容易事。
  目前,王友群每天还要跟宾大的各方人士接触。他相信,只有接触才能找到突破口。“互相不了解的时候,一切都没有办法谈。”
  当记者问他,二骏何时才能回归?王友群乐观地说:“两三年吧!” 
   本报记者 黄加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