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莫言期待孔乙己在当代"复活" 望作家勿盲目抱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前天,主持人邱晓雨撰写的作家访谈录《用文字呐喊》在清华大学首发。在首发式的论坛上,莫言期待同代作家能写出像“孔乙己”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来。
首发式上,莫言、李洱、陆建德等文学界人士举行了“文字里的zhongguo人”小型论坛。莫言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zhongguo各行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这样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但至今还没有出现。究其原因,莫言认为问题出在作家身上,他建议作家们不要盲目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
《用文字呐喊》记录了阿来、莫言、张贤亮、贾平凹、韩少功、迟子建、张抗抗、陈忠实等zhongguo作家的人生故事和创作感悟。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及文学与商品的关系时,莫言笑称自己刚从孔乙己酒家吃过饭,第一道菜上的就是茴香豆。由此他想到文学形象已经演变成商业品牌,他希望同代作家的作品里面将来有类似“孔乙己”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出现,有类似茴香豆这样的细节,能够被后代人口口相传。
在此前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莫言曾表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好小说还没被发明出来”。对于这一观点,新当选zhongguo作协副主席的莫言首次阐述称,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空前绝后的时代。他说:“时代具备了产生伟大作品的物质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气度和才华。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老作家抱怨,我觉得不能抱怨这个社会没有给你提供机会,应该怨自己,或我们没有才华,或我们没有理论和思想,或者我们本身的人格有缺陷,所以影响了我们写出伟大的作品。当然,我想zhongguo有这么多作家和正在成长的作家,伟大作品总会出现的。”
在莫言看来,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可以有明显的立场,但应该站在相对高的地方来看待这个社会。他说:“作为一个愤青,在网上怎么发泄都可以,都不过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如果也把这样一种愤青的情绪移植到作品里去,势必会大大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个社会的主流。”(卜昌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