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无底价拍卖成检漏好时机? 拍场新模式惹来争议(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北京保利第19期精品拍卖会的当代zhongguo艺术专场在北京举行。作为本场拍卖会的主打牌,无底价名家拍品受到藏家的追捧,实现了较高的成交率。在本场上拍的众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十分实惠,诸多作品在1000元至5000元区间被买家竞得,就连张晓刚、姜国芳等人的一些代表作品也都以较低价格成交,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近日来,推出无底价拍品的并非保利一家。8月26日,北京博观举办的当代玉雕名家精品拍卖也是一场无底价拍卖会,同样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从这两场的社会反响可以看出,无底价拍卖的策略的确为处于调整时期的拍卖市场聚拢了不少人气。不过,对于无底价拍卖,业界还是有不小的争议。
无底价拍卖惹争议
无底价拍卖是相对有底价拍卖而言的。一般拍卖会上的拍品都会有一个底价,它是由出卖人和拍卖行共同商定的最低出卖价格,通常情况下,底价是保密的。如果场上所出价格低于底价,拍品就宣布流拍。而无底价拍卖则完全不同,无底价拍卖即是无估价拍卖,拍卖公司对拍卖品并不提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自己竞相报价,最后由报价最高者购得。无底价拍卖并非市场调整时期出现的特殊产物,早在1997年,东方国际拍卖公司就以北京报国寺为基地,定期举行无底价拍卖会,聚集了京城收藏者的人气和买气,被称作是“老百姓的拍卖会”。另外,在刚刚结束的春拍中,由于受到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一些拍卖行也推出了部分无底价拍品,以期聚拢人气,吸引藏家。
不过,对于连日来举办的这几场无底价拍卖,业界一直有两种不同声音。
就在北京保利推出无底价拍卖专场之时,有网友发表微博表示,在市场调整时期,以保利为首的拍卖行推出无底价拍卖,以求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眼球的动机显而易见。无底价拍卖使价值标杆倾向购买者而不再保护持有人,这无异于削足适履。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原本就不成熟的拍卖行业必然失去大量藏家的供货。此种行为不能不说是国内拍卖行目光短浅的恶劣体现。不过,也有网友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在整个艺术品行业进入调整期、走向拐点的重要时刻,无底价拍卖承担着延续交易行为,探知市场真实价位的重任。无底价拍卖对于提振收藏家的信心、活跃交易氛围、刺激市场需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拍卖行来说,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季的拍卖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依据。另外,各位委托人提供无底价拍品,也是对自身作品充满自信的表现。
对此,业内专家季涛表示,拍卖行不可能永远让买卖双方都满意的,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当下,作为拍卖企业,面对市场下滑,收藏者信心不足,人心犹豫不定的时候,采取诸如无底价拍卖的策略来重新聚拢人气和买气是十分重要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