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纪录片《京剧》引争议 贸然采信野史并非专业态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八集纪录片《京剧》日前结束在央视一套的首轮播出。作为第一部以纪录影像来全景解读京剧艺术的荧幕作品,该片从6月3日播出第一集开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因为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史料引用错误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围绕这些争议,记者在节目播出之后采访了zhongguo戏曲学院教授傅瑾和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剧协副主席黎中城。两位都曾以京剧研究专家的身份在《京剧》一片中出现过,如今在镜头之外谈起对该片的观后感,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业内普遍对于该片充满期待,毕竟在当今粗制滥造之作充斥的电视界,总算有人将镜头对准京剧,且吸引这么多人来关注,很不容易;然而,看到一些本可避免的错误稀释了该片的专业浓度、降低了其在学术上可能达到的高度,“感到很可惜”。
  贸然采信野史,不是专业态度
  早在《京剧》播出之前,主创人员就表示,希望通过该片展示京剧在200年发展中经历的传承流变。因此,片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却在播出之后被京剧迷批为常识性错误。比如在第一集中称谭鑫培在43岁那年被慈禧赐予四品顶戴,在第五集中将周信芳归入“四大须生”之列。京剧艺术研究学者柴俊为在自己的博客中指出,历史上得过四品的伶人只有一个,是道光时期惇亲王府的全顺,还是绵恺私藏宫中裁退的伶人,擅自给他弄的。而“四大须生”是北方京剧界的叫法,周信芳作为南方京剧界的代表人物并不在此列。
  傅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可了这些指正。他告诉记者,坊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京剧的野史,比如梅兰芳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时,就传出过他在台上走错位而被谭鑫培当场挤兑的故事,梅兰芳本人不胜其扰,后来特地站出来辟谣,说这样的传闻实在是冤枉了谭鑫培。在傅瑾看来,很多人对传闻宁可信其有,是因为它们往往比正史有趣,“《三国演义》肯定比《三国志》有看头多了”;但作为《京剧》这样摆出文献姿态的纪录片,对于材料的来源和可信度应该有基本的判断,而不能为了好看而走野史路线。事实上,目前关于京剧的可靠研究并不少,傅瑾两年前就主编过《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不存在找不到可靠文献资料的问题”。
  专业性可看性,并非难以得兼
  很显然,在好看与专业之间,《京剧》的天平是向前者倾斜的。创作者曾经表示,该片是一部普及性的入门纪录片,一部“讲京剧的纪录片,而不是京剧舞台艺术纪录片”。也就是说,该片的目标观众并非京剧迷,而是那些平时不大接触和了解京剧的人群,因此“好看”是必须的。
  然而,在黎中城看来,好看与专业并非不可得兼,二者之间的关系恰如同毛与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黎中城形容该片中不少画面都“美而空洞”,是一种镜头的浪费,“树啊,水啊,屋檐啊,好像文章里的废话,很拖沓”,而真正跟京剧有关的内容则主要通过旁白来交代,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东一榔头西一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呈现出一种真实客观的态度,《京剧》剧组采访了大量京剧研究者,其中就包括黎中城和傅瑾。“其实我们在采访中说了很多,力图完整地阐述一个观点或者叙述一件事情,但最后每个人的话都只用了一两句,有些已经不是我们当初想要表达的意思了。”专家学者的话被当成了台词,支离破碎地安插在创作者需要的情境里,黎中城说,这种做法“不是很严肃”。
  记者了解到,整个《京剧》的拍摄制作用时两年,但准备工作长达近10年。正因为如此,业界普遍对该片寄予厚望。“结果离大家期待的比较远,觉得比较遗憾可惜。”两位专家这样向记者表示。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