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乾隆年间古庙深藏小巷无人看管 屋前成垃圾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部门表示将及时处理垃圾 已完成抢修加固方案初稿 
    文/图 记者吴佳
    “十九楼”凤城酒店斜对面的升平社区居民区里,有一座古庙隐藏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中。该古庙名为升平主帅庙,2011年11月被公布为顺德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级别暂未核定。虽然始建年代不详,但据相关史料记载,升平主帅庙重修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代同治辛未年(1871年)再次重修。
    昨日,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该古庙因常年无人看管,重门深锁,屋前的平地已变成了小型的垃圾场,堆满了塑料垃圾。对此,顺德区大良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即告知升平社区及时处理屋前垃圾。谈及该文物的保护工作,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已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目前,升平主帅庙抢修加固方案初稿已完成,如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完成抢修加固工程。
    现状:
    古庙门前堆出垃圾小山
    昨日,当升平主帅庙映入记者眼帘时,其门前的垃圾着实令记者震惊。黑色、白色、蓝色、橙色等各色塑料垃圾垒成了小山,“霸占”着通向古庙的正门。记者穿过垃圾堆,走近古庙,只见重门深锁。透过门缝看到屋内积尘严重,局部墙体有开裂现象,多处木质结构霉变严重,看得出该古庙已被空置了很久。
    一街坊老伯告诉记者,升平主帅庙以前被用作社区曲艺社,曾多次关闭进行小规模的维修。后来,屋内长期漏水,白蚁滋生蛀蚀木头,出于安全考虑,曲艺社活动都不在这里举办了。
    部门:
    抢修加固方案初稿已完成
    据相关史料记载,升平主帅庙重修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这意味着该古庙至少已有225年的历史。
    百年古庙为何成为垃圾场呢?“我们会立即通知升平社区,及时清理屋外垃圾。”顺德区大良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升平主帅庙由于长期漏水,存在安全隐患被关闭后,该文物的抢修加固早已提上了日程。她表示,在前期多次勘察中,并未发现屋前堆积垃圾现象。
    该负责人透露,已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目前,升平主帅庙抢修加固方案初稿已完成,但方案中涉及到周边房屋的清拆,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如果方案初稿无需大的调整,协调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完成抢修加固工期”。
    勘察情况:
    部分残损达到4级需及时抢修
    据了解,今年5月,顺德区大良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委托佛山市清华文博顾问有限公司,对升平主帅庙开展全面详细的勘察测绘。
    “部分残损达到4级要及时抢修。”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残损等级达到4级的建筑物意味着需要替换重修。
    据他详细介绍,该文物本体木结构遭受白蚁侵蚀的情况比比皆是,木结构多处霉变严重。同时,后期改建增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同样存在白蚁蛀蚀的痕迹。而杂草、苔藓、树根蔓延至古庙多处,若不采取专门的防治措施与维护措施,升平主帅庙在防风、防涝、防震等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升平主帅庙周边房屋密集,导致其外围环境阻塞,地表排水设施缺乏,古庙漏水、局部水浸严重。“建议拆除各类周边建筑,恢复古庙原状环境。”他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