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扬州评选特色民间素食名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渔家年蒸龙馍、草炉烧饼、十二圩五香茶干、糙米浆、莲藕夹、高邮阳春面、小家平麻花……您还能想到什么?赶快来报名。 
  近日,由市旅游局与本报共同发起征集“最能代表扬州的素食名品”评选活动正在征集中,连续多天,本报就接到了不少市民的报名电话。
  市民报名打爆本报电话
  “我推荐草炉烧饼,我推荐十二圩五香茶干,我推荐高邮的糙米浆……”这两天,本报记者的电话被打爆了,读者纷纷举荐起身边的素食小吃。 
  邗江林先生表示,目前扬州会做草炉烧饼的人屈指可数,“公道草炉烧饼制作技艺”正在申报市非遗名录,在去年的素博会上,星云大师还特意推荐了“草炉烧饼”。“星云大师都盛情推介了,还犹豫啥?”林先生说。
  “宝应有许多最代表扬州的素食。”宝应赵先生说,要评选最能代表扬州的素食,宝应的莲藕汁、莲藕夹、蜜饯捶藕当仁不让。
  “‘糙米浆’要来比拼一下,也算代表高邮素食参评吧。”双兔食品副总经理高德泉说,“米汤是很多人儿时记忆里珍贵的回忆。”
  昨日也有不少人推荐起素菜馆。“素食小吃当然少不了素菜馆里面的特色美食了。”市民小潘推荐起一批素菜馆,如广陵路上的老店小觉林素食馆、大明寺素食坊……
  每款素食都有故事
  连续几日的报名,也让一些不为人知的特色民间素食“浮出水面”。
  方巷镇沿湖村的胡兆芳带着渔家年蒸“龙馍”报名,作为曾经是当地渔民日常饮食的“主角”,龙馍制作并不复杂——用剪刀剪出龙嘴、鳞片,然后将两个部分粘好下锅蒸。“这个龙馍看起来美观,吃起来也香啊!”胡兆芳说。
  淮扬菜面点大师陈恩德告诉记者,历史上扬州的素食分宫廷素食、寺庙庵观素食和民间素食三类。“素食技艺精湛,不仅从外形上以假乱真,甚至从口味上也叫你真假难辨。”
  陈恩德介绍,将扬州素食传至海外的第一人是唐鉴真大和尚。到了清朝,扬州素食可谓发展到了一个巅峰,袁枚的《随园食单》专门列有素食单,记录了不少扬州素食,如程立万煎豆腐、扬州定慧庵冬瓜菜、扬州素面、扬州裙带面、扬州运司糕等。“如今不少素食都已经失传,一是年轻人不愿传承,其次是人的饮食习惯导致。”
  “只要荤菜有一样,素菜也就有一样。”陈恩德说,每一款精美素食背后都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上等素食不仅吃起来能居肉食之上,而且制作过程也是一番精彩绝伦的表演。
  记者 居小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