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物专家:《马卫集》中“起亚”人应是蒙古乞颜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呼和浩特7月29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文物专家王大方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西亚塞尔柱王朝历史学家马卫所作的《马卫集》中的“起亚”人,与蒙古“乞颜”发音相似,他们应当是蒙古乞颜部。 
  《马卫集》是一部创作于公元十一世纪的古籍,它由西亚塞尔柱王朝历史学家马卫所作。
  王大方说,马卫所处的时代,正值蒙古乞颜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西迁,向鄂嫩河、土拉河、克鲁伦河之源不儿罕山迁移。乞颜部的此次大迁移,迫使原先居住在土拉河流域的信仰景教(基督教的一支)的突厥浑部也发生迁移。他们一支西迁中亚,一支南下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
  《马卫集》一书,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其中,记述了浑人从契丹之地(东方)迁来。浑人是景教徒,因为草场的压力大,就从他们的故乡西迁过来。而追踪着浑人的,是一支被称为起亚的部落。他们的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将浑人从东部草原驱逐出去。
  据史料记载,《马卫集》中的浑人,见于《隋书·铁勒传》,是为漠北回鹘十五部之一,是突厥种属。
  在王大方看来,《马卫集》中的“起亚”人,与蒙古“乞颜”发音相似,他们应当是蒙古乞颜部。在公元10世纪的迁移中,浑人退出了蒙古高原的三河流域,蒙古乞颜部从东部草原西迁到这里,这段发生在蒙古高原的重大的历史进程,在《马卫集》中隐约可见。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曾考证:浑人除了一部分西迁之外,还有一部分南下进入到鄂尔多斯南部与陕西北部,这些人仍然信仰景教,他们佩带着铜雕的景教十字架。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在鄂尔多斯南部发现并整理了900多枚景教铜雕十字架。这些文物现收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王大方曾在香港大学考察过这批铜雕十字架。
  “这些景教铜十字架与元代才进入鄂尔多斯北部的汪古部的景教铜十字架相似,但两者相距百余年,不是同时代的。景教徒浑人于公元10世纪从土拉河流域西迁再南下的历史,通过《马卫集》的描述,以及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铜雕景教十字架,为揭开这段千年历史之谜,提供了宝贵的证据。”王大方如是介绍。(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