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家把脉陕西文学:题材单一 青年作家乏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07年陕西文坛新作集中问世,又一次呈现“井喷”之势。对此,省内的评论家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陕西文坛的现状,“冷眼旁观”的外地评论家、作家、出版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他们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置身事外”的评论家、作家、出版人,邀请他们用“他山之石”,为陕西文学把脉,他们有褒奖,也有批评,看法不尽相同,甚至针锋相对,让我们打开耳朵,聆听外面世界的声音。

-
评论家白烨

优势——作家勤奋,现实zhuyi一枝独秀

劣势——题材单一,青年作家乏力
文学评论家、zhongguo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陕西籍,身处北京的他和家乡的作家来往频繁,对陕西作家和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论及陕西文学的优势,白烨认为,陕西有着很好的文学传统,作家都比较刻苦、勤奋,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红柯等,虽然人数不算很多,但在全国很有影响,而且在农村题材写作方面,有着独有的特点,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虽然山西、山东作家的农村题材作品也可以,但陕西更为突出,尤其在写法上,完全是在柳青、杜鹏程等作家开拓出来的现实zhuyi路子上。
对于目前陕西文坛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作家的视野不够开阔,题材还不够丰富,跟外地相比而言,陕西显得比较单一,除了农村题材之外,很有影响的作品不多,不像外地作品的题材、品类花样那样多。
“还有,年轻作家上来得太慢,我曾经问过一些陕西作家,他们说如果在陕西找青年作家,70后作家可能还能找得到,但是80后几乎没有。陕西作为文学重镇,又有这么多高校,人才济济,但作协和年轻读者的互动不明显,作协的一个工作是与年轻的文学写作者和工作者联系,在联系中发现人才。”白烨说,“我曾经到陕西高校了解过,高校内有一些年轻的写作者,例如原来西北大学的李傻傻,可是我们对他并不了解,陕西师大也有一些,这些年轻的作家没有加入作协,作协和青年作家之间互不了解,也互相不寻找,作协在青年人中的影响有所削弱。很多地方70年代作家都起来了,广东、江苏的70后都非常厉害。青年作家起步慢全国都存在,但这在陕西比较突出。”
除此之外,白烨说,陕西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个叫“笔耕文学组”的青年文学批评组织,有十几个批评家,经常研究探讨陕西文学。“现在,我们在全国视野看陕西评论界,年轻的似乎只有李国平,但他也40多岁了,更年轻的也是没有人。”白烨说。
上海文学评论家朱大可,站在沿海地区,对陕西文学做了以下评价:对陕西文学,印象是不错的,叫陕军么,都是乡土作家,虽然各个省都有乡土作家,但陕西的都比较有实力,如果论及优势和劣势,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陕西作家作品根植陕西,对乡村题材把握比较有厚度,但对当下城市题材的表述,则显得不够,这既是优点又是弱点。

-
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

写好乡土题材,就是陕西对zhongguo文学最大的贡献
深受陕西老一代文学家柳青、杜鹏程等影响的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和评论家白烨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认为既然陕西有着现实zhuyi创作的优良传统,就应当发挥自身的特长,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将作品门类占全。
张炜坦言,陕西老一代文学对他影响很大,柳青、杜鹏程等作家是zhongguo当代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后来的陕西作家也都继承了老一代的传统。这一点,陕西作家比山东作家做得好,因为柳青的巨大影响,陕西文学打的底子特别厚,才会有陕西文学后来的繁荣,山东作家羡慕陕西作家,开会的时候反复谈到陕西文学创作。
“陕西作家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厚重、现实感强、有内容,通俗一点讲,你们的作家都比较有分量,陕西作品像秦腔一样苍劲、高亢、沉郁、有力。”张炜说。
对评论家提及的陕西文学题材单一的问题,张炜认为:“每个地方作品都有弱点,我觉得zhongguo文学其实不缺城市题材,你们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好了,就是对zhongguo文学最大的贡献,让他们都去写城市题材吧!zhongguo的城市也就是农村的变种,实质上zhongguo的文学一直是乡土文学,zhongguo的城市还没有成熟起来,还是在模仿探索,典型的现代大都市还在等待成熟。如果要说城市题材,陕西没有,也未必不好,作品门类不能面面俱到。zhongguo不缺作家,但缺杰出的作家,作品类型和数量并不重要,杰出的表达才最重要!”

-
出版人路金波

走“类型路线”陕西得天独厚
在出版圈内呼风唤雨的出版人路金波,是从西安走出去的zhongguo第一代网络写手。作为文化出版人,他说还没有出版过陕西作家的作品,虽然陈忠实、贾平凹等非常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都在他的出版计划之列,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新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出版陕西作家的作品还是空白。
“陕西作家最具代表的就是陈忠实和贾平凹,相当于两个支柱,其他作家市场影响相对欠缺,”路金波说,“作为出版人,我们需要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现在的出版业,是时尚消费,陕西作家乡土题材多,作品不够时尚,我觉得根本问题还是新生代作家缺乏,年轻作者没有跟上来,老作家的作品一般有局限性,内容大多是跟历史有关,跟当地生活有关,如果有个像韩寒那样的新人,他们写作的题材肯定会完全不同。”
对于陕西时尚作品缺乏的原因,他分析,从写作角度来讲,陕西时尚的题材是有,但因为西部的整体文化样态落后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社会的整体环境导致陕西的年轻作家“既搭不上写乡土那趟车,也没有跟上新生代”。

市场号召力弱,是不是跟陕西作家缺乏宣传有关?
“陈忠实、贾平凹,都有毋庸置疑的市场号召力,但能够接上班的青年作家不多,这不是宣传的问题和作品质量的问题,而是整体的环境不同了。”路金波分析,“从市场角度来讲,需要更类型化一些的作品,以前的精英文学、严肃文学,不再成为媒体、市场的主流。”

如何让陕西文学作品更有市场号召力?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比陕西人有文化积累,陕西作家应该开阔视野。“写《盗墓笔记》的南派三叔,写《鬼吹灯》的天下霸唱,他们有陕西人见过的墓多吗?他们这样的类型小说比较有市场。也是市场流行的趋势,陕西作家应该打开思路,更多地研究一下市场,现在,走经典路线很难,环境限制,走时尚路线也很难,但走‘类型路线’是陕西得天独厚的,以前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就是从黄土地开始,也是穿越题材,我们虽然不一定非得是盗墓,也可以写言情,或者是历史小说等,可以有很多种类,有人写《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陕西没有人写“唐朝那些事儿”?现在的畅销书都是拿一些有底蕴的东西,装一个现代的筐子而已,包括写情感小说,西安比其他地方浪漫,因为有历史背景在,但是没有人写。柳青等作家虽然给我们留下了现实zhuyi的传统,但是这个东西也局限了我们现在作家的思维,从市场角度来讲,乡土文学构不成陕西一个特点,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写,还是应该重视市场。”(记者 狄蕊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