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百余名中外人士走进河北泥河湾体验考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新社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张家口6月9日电 (谭地 刘洋 高红超)9日,来自zhongguo、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百余名考古爱好者齐聚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区参加泥河湾大型公众考古活动,人们现场亲手打制石器,模拟和体验百万年前古人类生活方式,感知“东方人类故乡”的神秘色彩。
  当日,来自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大一学生李潇骁和现场的人们一起饶有兴致地参加了“镞(zú)具匠心”——“泥河湾杯”石器制作大赛。他说,为参加这个活动,他不惜从武汉一路颠簸了13个小时才赶到阳原县。
  在分别参观了小长梁遗址和东谷坨遗址后,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考古学教授刘莉十分感慨,“不敢相信泥河湾有这么多的旧石器早期遗址,回美国后我会将在这里的见闻讲给学生。”
  “这里是人类学、考古学和地质学研究的圣地,也是普及地质变迁与人类演化知识的露天课堂。”zhongguo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主席高星说,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很多中外学者就在泥河湾盆地探寻、考察、发掘、研究,获得一项项重大发现和影响深远的成果,在这里举行公众考古活动恰逢其所。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沈辰带着几位多伦多大学的学生来到现场,他说,泥河湾遗址群与东非奥杜威峡谷一样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地位,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几名考古专家自说自话,更需要大众主动进行宣传保护,这是国内外举办公众考古活动期望达到的共同目的。
  “我们不能把文物挖出来后就存到库房。”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说,这样的活动能让民众近距离感知祖先的智慧,让文物“活”起来。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两岸,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zhongguo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