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上海166个日军慰安所分布图首公布 大多变居民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晨报记者 朱晓芳
  昨天上午,上师大zhongguo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了“血色残阳‘慰安妇’——日军性奴隶历史记忆”展览,166个上海日军慰安所分布图第一次被展示出来,为确定这166个慰安所位置,研究团队用时22年。
  昨天的展览还展示了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档案,以及zhongguo大陆20位慰安妇幸存者肖像。集中展示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产生,苦难的受害者,索赔、审判与罪责,调查、现状与关爱等内容。
  慰安所分布多个区域
  此次展览首次发布了166个日军慰安所分布图,另外展览还公布了新发现的战时日本印制的标记有“慰安所”的上海老地图三张以及新发现的峨嵋路400号原日军海军慰安所。
  据介绍,166个上海日军慰安所分布图的绘制来之不易。上师大zhongguo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前后与60多位学生,从1993年至今,调查共22年,目前确认的上海日军慰安所有166个。位置涉及虹口、杨浦、浦东、宝山、青浦等多个区域。这一分布图的公布,使得日军实行慰安妇制度的残暴历史再次得以确认。
  昨天,3张标有日军慰安所的上海老地图也同时公布。分别是:《上海街区图》,1937年8月15日东京印刷,由“大日本帝国陆地测绘部”绘制,上面标有世界上第一个慰安所“大一沙龙”的坐标;《虹口地区地图》,日本宇野商店印制,标有美楣里慰安所和克明里慰安所群;《1943年最新大上海地图》,由日本堂书店发行,森武久制图,标有日本海军下士官集会所(今峨眉路400号)和“大一沙龙”慰安所。
  慰安所大部分成居民楼
  据介绍,166个慰安所的历史旧址如今大多已是居民楼。
  这些历史旧址是否都有必要保护起来?对此,苏智良表示,因为数量很多,不可能将每一个都单独保护起来,而且有的已经被拆掉了,但是有些特别有纪念警示意义的可予以保护。
  “例如虹口区的东宝兴路125弄、123弄的‘大一沙龙’旧址,是日本海军指定开设的特别慰安所之一,其存在时间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14年;它既是日军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所以,虹口区已经将其列入了内控名单,不能随便拆除,虹口区文化局同规划部门、文物部门和街道,正共同研究下一步操作方案,房管部门也将对房屋破损的地方进行修缮。”苏智良指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