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市级文保韩恢墓落叶无人管 牌坊多处开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资料照片
  南京中山门大街卫岗段南侧,有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韩恢墓。它位于紫金山下,藏于绿植丛中,不易被发现。南京文保协会的志愿者小姜“跟拍”韩恢墓半年多,发现文物出现开裂、渗水等“状况”,飘落地上的枯枝落叶直至腐烂都无人清理。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烈士墓前落叶,半个月没人管
  出苜蓿园地铁站3号出口,沿中山门大街向东走5分钟,就能看到韩恢墓。由于周边被绿植覆盖,路人很难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座烈士墓。
  韩恢(1887-1922),江苏泗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协助革命军攻下南京,后跟随孙中山参加讨袁“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后陈炯明叛乱,韩恢任讨逆军总司令,失败后随孙中山回到上海,于1922年10月28日被军阀齐燮元逮捕,11月1日杀害于南京小营,年仅35岁。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墓园牌坊前几米长的墓道上,铺满了落叶,墓碑前还有几米长的树枝,外观上也几乎腐烂。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小姜告诉记者,6月下旬时,墓园内还没有枯枝落叶,7月初再去看的时候,就出现了。根据她拍摄的照片显示,7月初园内枯枝落叶的位置,与昨天毫无变化。“所以说这半个多月来始终没有人管理,由于墓园门口上锁进不去,所以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打扫。”
  牌坊与地面有多处裂缝
  南京很多名人墓集中紫金山周边地区,除去广为人知的几处,大部分地处偏僻,不为人知。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韩恢墓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下半年开始,南京市文广新局组织文保志愿协会的志愿者,对这类地处城区但位置偏僻的文保单位,实施定岗巡查。小姜从年初开始跟踪关注韩恢墓的保护状况。她告诉记者,除了环境脏乱,无人打扫,她还发现了其他的问题。“主要是石质牌坊与地面上有多处裂缝,一遇到下雨,就会出现渗水的现象,后来我还发现渗水的地方还容易长出青苔,可能长此以往,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坏。”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韩恢墓园区的铁栅栏已经上锁。记者了解到,此前常常有人夜间睡在里面,白天把被褥搭在墓顶和碑上晾晒。后来经过南京市文物局同意,秦淮区文化局加装了铁门护栏,但在韩恢烈士的忌日和清明节期间会打开铁门供人凭吊。
  昨天记者带着志愿者反映的问题,向秦淮区文化局文物科一名姓李的负责人求证韩恢墓的管理现状。该人士表示,“只有在宣传部门同意下才能答复,否则不能回答任何问题”,截至发稿前,秦淮区文化局仍没有给予回应。
  对于韩恢墓脏乱差的现状,扬子晚报将继续关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