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医术 » 中药常识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水蔗草_卵形-扁平-长约-音名-



核心提示:目录“水蔗草”在《*辞典》“水蔗草”在《中华本草》 《*辞典》:水蔗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拼音名】ShuǐZh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分枝。叶片扁平,线形,长10~30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一短柄,秃净。总状花序单生,总苞长6~8毫米,先端短尖;穗轴扁平,长约4毫米;无柄小穗长约4毫米;第一朵小花的外稃长约4毫米

原题:水蔗草
词频:小穗,长约,扁平,卵形,分布,音名,咬伤,植物,总状花序,禾本科,生境,边缘,基部,茎叶,林边,分枝,攀援


目录“水蔗草”在《*辞典》“水蔗草”在《中华本草》

 

《*辞典》:水蔗草

【出处】《广州植物志》

【拼音名】Shuǐ Zhè Cǎo

【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分枝。叶片扁平,线形,长10~30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一短柄,秃净。总状花序单生,总苞长6~8毫米,先端短尖;穗轴扁平,长约4毫米;无柄小穗长约4毫米;第一朵小花的外稃长约4毫米,先端短尖,有脉5条;内稃与外稃等长,边缘窄内卷;第二朵小花的外稃阔卵形,较第一朵小花的外稃微短,背隆凸,呈两侧压扁,先端短尖,边缘窄内卷,内稃先端钝头;退化的具柄小穗颖状,扁平,长卵形,长约1毫米,小穗柄扁平,长约3~4毫米;其雄性或中性的具柄小穗长约4毫米。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林边及篱边。分布我国华南、西南各地。

【功能主治】治毒蛇咬伤。取其根擦之。茎叶捣碎贴敷,治脚部糜烂。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水蔗草

【出处】出自《广州植物志》。

【拼音名】Shuǐ Zhè Cǎo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Apluda

【别名】丝线草、糯米草、秫米草、竹子草、假雀麦、崩疮草、野香草、牙尖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luda mut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水蔗草,多年生草本,高1-2m。秆直立或攀援状,多分枝。叶片扁平,线形,长10-30cm,宽5-10mm,基部渐窄成一短柄,秃净。总状花序单生,总苞长6-8mm,先端短尖;穗轴扁平,长约4mm;无柄小穗长约4mm;第一朵小花的外稃长约4mm,先端短尖,有脉5条;内稃与外稃等长,边缘窄内卷;第二朵小花的外稃阔卵形,较第一朵小花的外稃微短,背隆凸,呈两侧压扁,先端短尖,边缘窄内卷,内稃先端钝头;退化的具柄小穗颖状,扁平,长卵形,长约1mm,小穗柄扁平,长约3-4mm;其雄性或中性的具柄小穗长约4mm。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林边、篱边、开旷草地或河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各地。

【功能主治】祛腐解毒;壮阳。主下肢溃烂;蛇虫咬伤;阳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治毒蛇咬伤,取其根擦之。茎叶捣碎贴敷,治脚部糜烂。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