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永远的《论语》:献给每个人的开学礼_孔子-论语-解释-为人-而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书局1912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儒家经典《论语》,记载孔子师生言论。或点到即止,或循循善诱,或启发论辩,或娓娓动听。趁开学,重新做一回学生,聆听智者教诲,温故,可以知新。

 

 

儒家经典《论语》,

记载孔子师生言论。

或点到即止,或循循善诱,

或启发论辩,或娓娓动听。

趁开学,重新做一回学生,

聆听智者教诲,

温故,可以知新。

中华君友情敲黑板:如果有人问到《论语》的作者是谁,你说不知道并不丢人;脱口而出说是孔子老师就不好了,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的,里面也不只是孔子一个人说的话~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和孔子日常言行,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文献。孔子一生,主要精力用于教育。他教育的目标是教人做人,培养君子;《论语》的中心思想也在讲做人的道理。虽然孔子生活在 2500 多年前,但他所讲,却是做人的基本的常道,具有普遍的价值。《论语》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为发扬zhongguo传统优秀文化,提倡人人读《论语》,实在是当务之急。

今天是9月1日,是新学期开始的日子。中华君特此分享五则《论语》语录,作为献给大家的开学礼。

 

1·1 子曰①:“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③乎?有朋④自远方来,不亦乐⑤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⑦乎?”

注释

①子曰: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都指孔子说的话。

②时习:时,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在一定的时候”,一说是“时常”。习,温习和练习。

③说:同“悦”。愉快的意思。

④朋:古注:“同门曰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乐:快乐。古注:“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⑥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恼怒。

⑦君子:《论语》里,君子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有时也指在位的人。这里是指前者。

大意

孔子说:“学了又时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并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了吗?”

解 读

这一章中心是论学。《论语》编者将它列为首章,反映了孔子重学的精神。孔子教人之学,主要是为人之学。旧注:“学,觉也,效也。”觉是觉为人之大道,效是效先觉之所为。与西方倡言“自我觉醒”不同,此处所言觉,是道的觉醒,人的觉醒。读者宜注意分辨。“习,鸟数飞也。”数,多次反复。为人之学,重在力行实践,须反复练习,如鸟之习飞。时代演进,知识爆炸,今天的学,与孔子所处时代已有很多不同,所学范围已大大扩张。但学为人之道而时习之,仍是学之根本,不可懈怠。

本章三句话叙述一个学者一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论语新解》)。第一句是说初学时自己从学习中感到的喜悦;第二句是说学习稍有成就,有同道自远方来相互切磋,从中感到的快乐;第三句是说虽不为人所知而心无愠恼,就可谓是一个君子了。人生在世,总希望被人了解,为人所知、所用;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不为人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被人恶意诽谤、中伤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人常会因此而懊恼,怨天尤人。本章提出的“人不知而不愠”,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态度。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他周游列国,常遭冷遇,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他的行为,也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常被人讥笑。面对这些,他说“:不怨天,不尤人。”(14·37)只求努力学习,把握天命。他真正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读《论语》,要认真思考,孔子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

②三省:省(xǐng),察看、检查。三省有几种解释。一,三次检查 ;二,从三个方面检查;三,多次检查。

③忠:古注:“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④信:古注:“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⑤传:古注:“传,谓受之于师。”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大意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孔子教人,重视修养的自觉性,要求“君子求诸己”;自省是体现了“求诸己”精神的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可谓“为学之本”。三省,过去有的解释为三次检查;有的解释为从三个方面检查;有的解释为多次检查。总之是说要经常反省自己。

解 读

本章提到曾子自省的三方面内容。传,指自己传授给他人的;忠、信是孔子重视的两项道德要求,是传的内容,旧注“忠信为传习之本也”。《论语》多处讲忠信,说君子要“主忠信”。

“为人谋而不忠乎”的“忠”,是泛指对一切人,并不专指忠君。《论语》里讲“忠”大都是作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与“信”相连讲“忠信”,并不专用于君臣关系。这与后世儒家提倡的忠君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儒家思想在汉以后被定为统治思想,后世儒家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许多解释、发挥。经后世儒家解释发挥的孔子思想,与《论语》里记载的孔子本来的思想,在许多问题上也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这是在读《论语》和了解、研究孔子思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2·11 子曰 :“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温故而知新:有不同的解释:一,在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二,把“温故”与“知新”作两个方面来解释,说“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前一解强调从温故中知新,可以与1·15 章“告诸往而知来者”,7·8 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联系起来理解,似更符合孔子思想。

大意

孔子说:“能从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 读

“学”都由“温故”、继承前人已有知识开始。但又必须从“温故”中开发出新知,才是真正的“学”。不“温故”而凭空开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温故”而不能开发出新知,将是泥古不化,停滞不前。凡此都不能称为“学”,更不足以为师。古人亦有以“通古今”解释温故知新,说“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今天对待传统文化,也宜温故知新也。

2·15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罔:有几种解释:一,迷惑;二,诬罔、受骗;三,罔然无知。

②殆:有几种解释:一,危险;二,疲怠;三,疑惑。

大意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解 读

孔子既指出“学而不思”的不足,也指出“思而不学”的弊病,主张“学”和“思”结合。《论语》中有许多章分别谈到“学”和“思”这两个方面,如 15·30、17·8等章着重强调了“学”的重要,7·8、15·2 章则是强调了“思”的重要,要注意联系起来全面理解。

2·17 子曰 :“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孔子早年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②女:同“汝”,你。

大意

孔子说:“由呀,我教你怎样求知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解 读

强不知以为知,是人们认识中常见的通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是纠正这种毛病的良方。关于这个问题,还可参读 2·18、3·9、7·27、9·4、17·14 等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