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国维先生谈“四情”_之情-者也-吾人-宗教-儿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书局聚珍文化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王国维先生是较早译介西方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学者,今天的这篇《论情操》带领大家感受一下王国维先生培养完全人格的智育、德育、美育主张。情操亦如情绪,其起源在心意上。然其虽

王国维先生是较早译介西方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学者,今天的这篇《论情操》带领大家感受一下王国维先生培养完全人格的智育、德育、美育主张。

情操亦如情绪,其起源在心意上。然其虽人己之关系,利害之思想,而对物之自身而感价值,则与情绪异也。情操有关知识之知情,关美妙之美情,关道德之德情,关神之宗教之情之四种。使此等情操完全发达①,教育上重要之事也。

1.知情

吾人经验事物,或悟事物间所存之理法时,感一种之愉快,如观山川、阅传记或闻理学上之帮助时,所感之快乐是也。且不但此,得知识之作用,即探究心之自身,亦与其成功之希望相伴,而感一种之快乐。无知则反之,乃不快之源也。如此伴知识之收获与探究之快乐,及伴无知之不快,谓之知情。

知情者,对知识自身而感快乐之情,非以知识为某目的之手段而起者也。此情人人有强弱之不同,然无之者鲜,此实真理之明于世之大源因也。旅行阿非利加②内地之博物学者,及尝许多之劳苦而发见自然之原理之理学者,及唱导真理至死不变之哲学者,无非由此情刺激之者也。而知情之助德行亦不少,如言行之正直,由于好真而恶妄故也。于教授时,但叱责、称赞及评点等,而使之得知识,甚不可也。若其方法适宜,能满足其知情,则儿童自有好学之趣味。故为教师者,(一)当据直观,诉之想象,以使儿童真解所授之事物,不可徒使记忆其言语;(二)不可悉教之授之,当使儿童自断定,自推理,而有所发明;(三)毋授过多之材料及过难之事,而当视儿童之能力而适合之;(四)当使认自己之无知不能,而为刺激其勤勉努力之心;(五)教师当有好学之心,精通其所教授之事项,以与儿童共学习进步,则能惹起其兴味。

2. 美情

人对天然之风景及雕刻、绘画、音乐、诗歌等感一种之愉快,对不洁丑恶者亦感一种之不快,而此快不快之感情,非以供何等之利用,而对美丑自身而起者也。如此对美丑之快不快之感,名之曰美情。

唤起美情之事物,(一)清洁、秩序及举止之端丽;(二)动植、金石、山水等之天然物;(三)建筑、雕刻、绘画等之视觉美术,与诗歌、音乐等之听觉美术;(四)道德的行为是也。

唤起美情之要质有三,即事物之体质、形式及意味是也。商之音美,而呼声不美,此由其音之体质者也。又虽同一之物,其配合整齐变化且统一者,吾人感其美,此由其物之形式者也。而许多之物,不但由其体质及形式,又由其有某种之意味,而愈感其美,如松竹梅菊,以其与隐逸高节之观念联合,而增其美感者也。

宏壮之情及滑稽之情,美情之种类也。宏壮之情乃对宏大之事物而起者,无际之苍空,茫漠之洋海,巍峨之山岳,伟大之建筑,诗歌、小说之描写惨酷之境遇,坚忍不屈之人物等,皆足以起此情。此情乃感事物之伟大,而发扬人之心气,与以一种之快味者也。滑稽之情由事物、言语之不恰当不思议而起,如盛装人之衣服,而露破绽等,皆足以引起此情。滑稽文学,主利用此情者也。

美情(一)与人以一种高尚之快乐;(二)抑卑下之快乐;(三)豫防举动之粗野、罪恶之不洁等,故为人生必要之感情也。又宏壮之情使人希伟大之人物,滑稽之情亦唤起注意,而为达美与知识之刺激也。

养成美情时有当注意者:(一)校地当择风景明丽之处,清洁校舍,整顿器具,教室务施装饰,又于校外设园。(二)教师虽贵质朴,亦不可鄙野,即其言语、衣服、举止,必以端正为务。(三)家庭、学校皆当使儿童得清洁秩序之习惯,不可任其粗率。(四)授图画、唱歌、习字时,其当养其美情,固可不论。此外于修身、历史,当示以伟大之人物,而唤起其宏壮之情。于地理、理科,使悟自然之美,且使知宇宙万有之广大,以养其宏壮之情。(五)于祝祭日仪式之庄严,于远足旅行时风景之赏玩等,皆养成美情之机会也。滑稽之情亦一种之快乐,足以医疲倦,破岑寂,然概与威严、端正不兼容,故屡屡发之,非无害也。

3.德情

吾人为社会为他人而尽力时,此际自己虽有损失,亦感一种之愉快。又吾人于所爱之人,亦对其行为之不正而生不快之感,于与自己无关系或素所憎恶之人,见其行为之正直谨慎,而生愉快之感。如此离利害、爱憎之关系,而就自己或他人之正行而感快乐,或就其不正之行而感不快者,谓之曰德情。

凡人心之知善恶,及好善而就之、恶恶而避之者,名之曰良心。良心之萌芽,虽人之所生而即有,然其发达则教育经验之力也。吾人从良心之所指示,则生满足之感,若背之,则生悔恨、羞耻之情。

良心之所指示,常若有云“不可不如此”“不可如彼”者,此命令之权威,吾人于他处所不能感也。即吾人好鱼与肉,或好音乐与绘画,然无其不可不好之感。而良心之所指示则与之异,而常感“不可不正直”“不可不忠孝”,谓之曰义务之情。

德情得爱情、同情、知情、美情等之补助,则其动作愈完全。若恣肉体上之快乐,或憎恶、嫉妒之恶情得势力时,则终使之萎靡者也。

德情者,人之所以为人所不可缺者也。盖如美情虽为使人高尚时所必要,然无之亦非可责罚者。然若无德情,则全失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而不免责罚者也。

良心由判别善恶之知识与好善恶恶之感情,及趋善避恶之意志成立者也。故其状态极复杂,而养成之也亦极难。盖其最初尚非纯粹之德性,大抵混以惧长者之叱责,或欲得其赏赞之情,次感长者之好意、爱情而敬爱之,遂进而就行为之自身,而发好恶之情。故教育之方法,亦不可不适应之。

(一)父母、教师之言行勿论,即社会之风纪如何,亦大关于德情之发达,此模范之所以必要也。(二)父母、教师不可不利用称赞及叱责,当时注意于儿童之行为,以扬善而抑恶。(三)无论何种之教授,皆所以开发知识,而为判别善恶之助。特如修身、国语、历史,与此有极大之关系。此外当禁猥鄙之新闻小说,奬读有益之少年书类。(四)于家庭、学校向儿童之训诫,或视祭日之诲告,皆当供此目的。(五)儿童相互之交际,养成德性之好地也。即于教室共学时,于运动场共游时,或于远足旅行共苦乐之时,皆最可利用之好机会也。

4.宗教之情

四时行,万物生,是谁使之然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亦谁使之然欤?思至此,则不得不认人力之外,别有大势力焉,以统治宇宙。野蛮人信猛兽或酋长之灵鬼有此大势力,稍进则信宇内有许多之神分治种种之事物。而如基督教、回回教,则说全智全能之一神创造此世界人类,又管理之。于儒教则说天及上帝,信天命天道(但非如基督教之说具人体之神),以代表吾人之道德的目的,故曰“贤希圣圣希天”。如此,人类认一大势力在自己之上,而管辖自己之运命,而有崇敬之服从之情,谓之情,谓之曰宗教之情。

宗教之情密与德性相关系,两者互相补益,即某人以道德为神之所定,故益不得不实行之。然二者非全相同。宗教本于神,且出世间的;道德本于自己之良心,且社会的也。海尔巴德曰:“人无宗教之情,则薄弱而为无善之勇气。”实宗教之情乃道德之支柱,而不可缺者。故古今立教,莫不说神或天,则于教育上不可不以使儿童达畏天命、慎独之域为目的。由此点观之,教育上虽无授宗教之必要,然养成广义之宗教之情之必要,无可疑也。

于修身及历史之教授中,示善人之必全其终,恶人之必罹其罚。又于地理、理科等之教授,使知世界万物之间有秩然之纪律,且示此等皆足以供人类之利用,所以养成宗教之情也。又使崇教祖先及先哲,或对神、佛而表敬意,亦进于宗教之情之方便也。 

①发达:犹言发育、发展。

②阿非利加:即非洲。

本文摘自中华书局《王国维早期讲义三种》,摘录时略有改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