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东莞市:推动两家医院进入全省高水平医院行列_东莞-医疗机构-医疗卫生-医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全市1/3的医疗机构、1/2的三甲医院集中在城市中心,8间三甲医院提供了全市18.6%的门(急)诊服务,近年来,东莞医疗卫生资源的“巨无霸”现象越来越明显。11月5日,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在网站上公布了《东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全市规划设置12所以上三级综合医院,要控制全市公立医院规模,而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则要承担起“龙头”责任,进入全省高水平医院行列。现况全市

核心提示:东莞市:推动两家医院进入全省高水平医院行列-全市,医院,医疗机构,东莞,医疗卫生,区域,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卫生机构,东莞市,规划,诊疗,床位数,率为,平均水平,民营,三甲,床位

  全市1/3的医疗机构、1/2的三甲医院集中在城市中心,8间三甲医院提供了全市18.6%的门(急)诊服务,近年来,东莞医疗卫生资源的“巨无霸”现象越来越明显。11月5日,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在网站上公布了《东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全市规划设置12所以上三级综合医院,要控制全市公立医院规模,而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则要承担起“龙头”责任,进入全省高水平医院行列。

  现况

  全市医疗机构共有住院床位数27457张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属医院与三级民营医院为网顶,以镇街医院及二级民营医院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大,医疗服务总量增长快,居民健康水平高,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数据显示,全市居民健康水平较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4.29/10万,婴儿死亡率为2.32‰,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为0.33万,肺结核发病率为46.5/10万。截至2015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2387所,其中医院89所(包括公立医院40所、民营医院43所、其他医院6所)。全市医疗机构共有住院床位数27457张,按常住人口计,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3张。

  此外,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诊疗6251万人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量分别为3639万人次、1615万人次和997万人次;年住院88.5万人次,年手术42.4万人次。全年病床周转次数为32.4次,平均住院日是8.6天,病床使用率为78%。

  问题

  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

  “8间三甲医院提供了全市18.6%的门(急)诊服务”,东莞市卫生计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群众需求相比,全市诊疗服务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三分之一的医疗机构、二分之一的三甲医院集中在城市中心片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仅占41.7%。此外,多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定位不清晰,部分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同质化发展,专科特色不明显,多数社会办医疗机构层次低、规模小。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性不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导致医疗卫生资源未能互联共享。

  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东莞部分医疗卫生资源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人中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分别排第10位、第8位、第16位,其中产科、儿科、精神科医生尤为紧缺。每万名常住人口中全科医生数为1.38人,距离全省整体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每万人中公共卫生人员数仅2.62人,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比仅为2.5%,远低于10.1%的全省平均水平。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为35.4%,也低于36%的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约为2.09张,距离2020年全市目标数2.4张仍有差距。

  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东莞的优势专科数量及部分专业依然存在短板。《规划》中介绍,全省的105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项目中,东莞仅占4个,而2016年底全市设置有病理专业医疗机构只有37个,能开展分子病理诊断的机构仅有1个,部分标本须送市外机构检测。

  计划

  原则上不再新规划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目前,影响东莞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甲型流感等传染病对全市的传染病防控体系构成挑战。而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数仍较多,全市职业病发病率仍然较高。

  为此,《规划》提出,东莞将统筹全市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区域卫生资源、促进医养融合发展:不仅建设区域中心医院,还将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影像检查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医疗卫生技术辅助及后勤服务机构,推进检查检验结果的区域互联、共享和互认;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选择部分综合医院向专科医院、区域医养结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发展;对每千名常住人口中床位数在4张以下的或辖区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在80%以下的镇街,将适度增加设置护理、康复和养老病床。

  “到2020年,全市平均每千名常住人口中医疗机构床位数配置4.8张,儿童要达到2.4张”,《规划》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分工进行了明确:三级综合医院在“十三五”期间要设置12所以上,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作为“龙头”要争取进入全省高水平医院行列,但原则上不再新规划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不增加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床位数量;二级综合医院除了发展为区域中心医院、区域医养结合、专科医院外,主要作为社卫机构与区域中心医院的重要纽带,推广“谢岗医院”方式;一级综合医院主要以社会举办为主,按市场原则提供常见病诊疗和特色服务。(记者/欧雅琴)

(责编:许心怡、许晓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