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高兴》9月上架 贾平凹写得手指受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是贾平凹写得最吃力的一部小说,他历时三年,五易其稿,把手指磨出了一个大坑,才有了这部《高兴》。如果说《秦腔》是老贾两年前描写大量农民一步步离开土地、从土地上消失的故事,那么两年后的这部力作则是它的续集,接着讲述出走农民在城市里的漂泊生活。但贾平凹称新书将比《秦腔》好读,本月就会与读者见面。

  把手指写伤了

  这部描写社会底层“拾荒族”的长篇小说是贾平凹第13部作品。据称,《高兴》脱稿后,贾平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身边的人展示他那受伤的手指。贾平凹是现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坚持手写的作家之一,他告诉记者,《高兴》虽然只有20多万字,但五易其稿的书写总和就超过了100万字,而这些字都是他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不过,第五稿从今年五一开始,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任务,是他写作最快的一次。

  “我把15万字的初稿改得面目全非,感觉不到位就推倒重来。结果把手写伤了。这是我多年来修改次数最多、最折腾的一部小说。”现在贾平凹的右手中指已经严重变形,不仅磨出了一个大坑,皮下也有淤血。

  贾平凹说,他这次颠覆了《秦腔》的写法,故事性很强,人物也很简单,加之从最初的第三人称最后改用第一人称叙事,所以很好读。

  “刘高兴”真有其人 

  贾平凹透露,这部小说的酝酿时间甚至比《秦腔》还长。小说主角“刘高兴”在现实中真有其人,此人和贾平凹是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后来贾平凹大学毕业留在西安当文学期刊编辑,而“刘高兴”复员后回到家乡,成为一个拾荒者,过起一种非人的生活,但他自己却对痛苦浑然不知,“作为一个作家,我没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他,也想不出解决办法,我只能写作,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迷茫的东西写出来。”

  而促使他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于,“在大都市里,我们看多了到处张扬的繁荣,或许从这些破烂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里,能摸出这个年代的另一面、城市不轻易能触摸到的脉搏,刘高兴使我萌生了写作的欲望。”贾平凹说,尽管工作很忙,但他和刘高兴至今依然友情甚笃,每次见面都能聊三四个钟头,而且笑声不断。

  把作品写成社会记录 

  现在每年全国都有千部长篇出版,贾平凹也在不断思考自己的写作意义是什么。他说,自己绝不会为了迎合市场去舞笔弄墨,“在作家普遍缺乏大精神和大技巧、文学作品不可能经典的当下,作家不妨把自己的作品写成一份社会记录留给历史。讲讲刘高兴这样的乡下进城务工人员,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命运和生活,我就满足了。” 

  记者了解到,《高兴》还没出版,已经在他的家乡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当“刘高兴”听说自己成了贾平凹笔下人物后很兴奋,他自比鲁迅笔下的“润土”,并准备给儿时朋友贾平凹写一部传记,目前已经写了3万字。

  据悉,《高兴》共25万字,将于9月初在《当代》第5期全文刊发,同时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