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传播中华文化 制作国际精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昆曲《牡丹亭》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秦腔《杨门女将》

杂技《一品一三绝》

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文化,在2008年向世界展示。“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演出活动”汇集全国舞台艺术家赶赴奥运文化之约,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同时也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推广,这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大机遇,为此,文化部精心组织了全国160多台精品剧目来京展演。作为“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演出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积极推广这些剧目的同时,还开创了以“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为主要特征的“典藏中国”创新板块。

    “典藏中国”从中国元素出发,既吸纳了各地艺术精品,又以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模式汇聚出中外合作精品,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此外,“典藏中国”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并通过将现代艺术融入传统艺术,开拓了传统艺术的传播空间,诞生了谭盾的歌剧《茶》、中外合作民乐音乐会《行路知音》、中日青年音乐家创意音乐会《天一生人》、原创昆曲《浮生六梦》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 

    享誉国际舞台的歌剧《茶》,结构上采用中国版,即以传统的“土木水火”四元素为主题将全剧分为三幕,并创造性采用纸张、陶瓷、水等器具产生自然声响,在舞蹈中融入戏曲、人偶等元素,不仅为世界带来清新茶香,也让西方普通观众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感性接触。在制作上,中国版歌剧《茶》邀请华裔作曲家谭盾、舞蹈家与导演江青、编剧徐瑛、台湾琉璃工房创始人杨惠姗、瑞典木偶设计专家托马斯等众多艺术家,组成国际制作团队。 

    在原生态音乐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的今天,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精心打造出《行路知音》这一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化产品,将福建泉州提线木偶和民歌两种民间艺术形式通过马可·波罗神游中国的故事串联起来,以此突破传统音乐会的固有模式。 

    此次活动中的原创昆曲《浮生六梦》用“六梦”映照昆曲600年绵延历史,用丰富的经典剧目演绎一个悠远迤逦、细腻绵长的古典中国梦。奥运期间,本演出将整合全国资源,在有“半部清代史”之称的北京恭王府长期驻演,力求成为面向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品。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往往能够提供别样的体验。“典藏中国”推出的中日青年音乐家创意音乐会《天一生人》以及中韩非语言舞台剧《终极使命》就是这样的作品。《天一生人》邀请到作曲家郭文景、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徐昌骏、旅日作曲家胡银岳创作音乐,同时,邀请日本八国峰会视觉导演东和信融合多媒体高科技技术,制造光影水墨效果,给观众一次特别的音乐艺术体验。它从中国传统哲学汲取灵感,通过飘逸雅致的民乐,帮助都市人寻回内心深处阴阳相生的和谐状态,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忘我境界。 

    中韩非语言舞台剧《终极使命》则讲述了一个充满玄幻色彩又不失幽默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东方故事。通过巧妙的戏剧情节,传统的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其喜剧效果也赢得了年轻人的好感。这部作品在国内上演后,还计划走进欧美主流文化市场,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窗口。 

    可以说,这种形式不仅开拓了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空间,也为中外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进行了颇有意义的新尝试。 

    港澳台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特色,本次“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演出活动”特别开设了港澳艺术节、海峡两岸艺术节板块,通过展示艺术作品,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艺术魅力。其中香港舞蹈团《清明上河图》、香港话剧团《德龄与慈禧》、台北新剧团、澳门中乐团的来京演出,不仅加强了彼此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为相互之间的文化合作搭好桥梁,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借助奥运的平台,中华文化进行整体传播,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不同环境下发展创新的巨大张力,也体现了它特有的凝聚力,令海内外华人为之振奋。(张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