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毛泽东为何反感孔夫子肯定秦始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几千年中,儒法两派争论不已,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免不了要谈到他们。
1973年,毛泽东在诗中谈论到了他们。
这就是《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首诗之所以写给郭沫若,是因为郭老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写的《十批判书》里面,称赞孔子「是顺应着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潮流的」。毛泽东不赞同这个观点。对秦始皇历来遭受非议的「焚书坑儒」之事,毛泽东也多有辩护。这些,他都写进了诗中。
毛泽东为什么反感孔夫子?
在他看来,孔儒们常常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则不尽然。除了在文化教育上有些建树外,在事功上却常常说些空话。历朝历代的王公国戚个个都在打儒家和孔子的「仁义道德」旗号,而真正为民谋福利和与民同甘共苦者,少之又少。就是这样,在封建社会竟被捧为「圣人」,那些读了点「圣人」书籍的学子们,竟可以摇头晃脑,把尾巴翘到天上去。毛泽东的义愤,除五四以来的反孔思潮外,在其性格底色上,也是自有其源。
毛泽东为什么喜欢秦始皇?
诗里说得明显:「百代都行秦政法」。所谓「秦政法」,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封建制」,改成「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王朝任命,从而稳固了中央集权,也就成为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基本格局。唐代的柳宗元为此专门写了篇《封建论》,称赞秦始皇的这个改革。
从根源上讲,秦始皇的形象,则是那些儒生们弄坏的。原因是他发动过「焚书」和「坑儒」的事件。这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来说,简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正是儒生们的言论,让秦始皇成了「暴君」的典型。
对此,毛泽东认为是件值得「商量」的事情。怎样商量,诗里没有说。想其理由,不外一些儒生咎由自取,因为战国末期,方士吃香,不少儒生干起了方士的活儿,竟把秦始皇也骗了几回。而事实上,坑了几百个儒生后,秦始皇的政府机构里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儒生。所谓「焚书」,因涉及中国统一后的「思想去向」,主要烧的是六国官书之类,汉兴之后,学统并未中断。这些,近世史家多有辨析。
「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制,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主张厚古薄今,开倒车的。」—毛泽东如是说。
毛泽东是革命家,是强调厚今薄古、创造新事物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深处,倾向法家一些。但他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他经常说些批判儒家的话,或许同他着意要「除旧布新」的现实考虑有关。他毕竟不是一位纯粹的历史学家。
写《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的时候,毛泽东已经80岁了。
这是他写的最后一首咏史诗,也是他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
一位现代政治家的最后一首诗,竟是评价老去千年却遗风百代的两位历史人物。
千秋一阕,刻写历史,字字思索。
千年一叹,厚今薄古,声声不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