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祁述裕:文化的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思想者小传
祁述裕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化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文化政策、文化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等。近年来,参与多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研究和制定,承担多项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著作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艺术》等。
文化是一种理念
实际上,正是春节团聚、孝敬父母、望子成龙等诸多文化理念,将中华民族各色人等凝聚在一起。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文化认同也是国家间建立互信的基础。
谈到文化,解释有很多种,其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从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平时人们不经意的日常生活都体现着某种价值理念。
美国人深谙这个道理。不仅好莱坞电影不约而同地体现美国精神,体现美国价值观,美国人也很注意身体力行,展示美国价值理念。譬如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平民化形象,就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乘飞机坐经济舱,出去开会很少带随从,用优惠券买咖啡等一些日常生活行为,均引起热议。很多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骆大使也很坦率地告诉中国人,他来中国当大使,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美国的价值观。事实上,在宣传文化价值观方面,艺术的方式,日常生活的行为点滴,往往比说教更有效。
那么,日常生活的文化取向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文化认同。比如春节要回家团聚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今年年初,我在广州观看了一场“十年春运”摄影展,很震撼。这个被称为如同好莱坞大片的摄影展,展示的是一个摄影记者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在广州开往各地的春运列车上拍摄的100幅照片。看了这些照片不禁让人惊叹,中国人春节团聚信念之强大。实际上,正是春节团聚、孝敬父母、望子成龙等诸多文化理念,将中华民族各色人等凝聚在一起。
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文化认同也是国家间建立互信的基础。目前,国际联盟大都是文化同源或相近的国家组成的,如阿拉伯联盟、欧盟、东盟等。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文化认同的危机:在国内,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共识遭到侵蚀,新的文化共识需要建立。在国际上,中国与国际主流社会也要进一步建立文化认同。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一大关键。因此,建立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的急务。
二是历史意识。听过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文明的力量》的人,都会感慨少年时所接受的教育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对人的理念、行为的深刻影响。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已经成为历史记忆,在这个族群中代代相传。因此,尽管近百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地遭到批判,当下不少人并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当温饱得到满足,人们需要寻找精神慰藉的时候,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的深层记忆开始回归。近年来,国学热、儒学热、佛学热、寻根热,此起彼伏,尽管有浮躁浅薄之处,但毕竟令人欣喜,这是建立文化共识的重要一步。
三是经济价值。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是从精神层面谈文化,实际上,文化也具有经济价值。创造性的文化,比如艺术创意和设计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恰恰是当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就是以销售情感而不是销售产品作为理念,凭借独特的创意,创造了惊人的业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宏鸉集团总裁施正荣提出的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就证明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提升。施正荣认为,20世纪60、70年代到90年代,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环节的附加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附加值在向产业链的两端转移。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品牌、渠道附加价值在提升,产业链中游的加工、组装、制造环节附加价值在降低。这表明,文化价值在提升附加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韩国人就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是感性文化设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传统工业如汽车业遭遇困境,但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红火,这验证了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的预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温家宝总理对此也有精到的阐述,他认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西方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文化是制度之母,强调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他主编的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的前言中叙说了一件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浏览了加纳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统计数据,惊讶地发现两国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相等,产业结构也十分相近,两国接受的经济援助水平也差不多相等。但30年后,韩国成为一个经济小巨人,而加纳依然落后。为什么两国有这么大的差距?原因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文化是韩国经济实现腾飞的重要推手。
文化是制度之母还可以引申出这个观点:一种制度机制孤立地看,往往难以评定其优劣。只有把制度或机制放在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下考察,才能作出准确的评判。以前,我对“企业员工终身制一定会养懒人,要搞活企业一定要打破铁饭碗”这个看法坚信不疑,但去年考察日本佳能公司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佳能公司位列世界500强企业多年,实行的却是员工终身制,但铁饭碗并没妨碍企业健康发展。相反,佳能公司员工主人翁意识很强,几乎都是提前上班,推后下班,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个个是模范职工。后来听介绍,不仅佳能公司,日本规模以上的企业员工几乎都是铁饭碗,日本企业工作效率却公认是很高的。这说明,铁饭碗一定阻碍企业发展并不准确,至少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文化理念。
文化发展需转变观念
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是培育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有怀疑精神。因为,创新就意味着打破成规。打破成规,首先就要从怀疑开始,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天经地义的观点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现在,文化建设受到普遍重视,这是好事。说明人民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精神需求很旺盛。当前文化建设最紧迫的是什么?我认为,最紧迫的是转变观念。一是应改变厚古薄今的观念。以对当代艺术的评价为例,不少人对当代绘画艺术很排斥,认为没有多少价值。实际上,中国当代绘画艺术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很有成就的一个门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就证明这一点。不少人对当代艺术不屑一顾,认为传统的写实艺术有价值,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不过是些胡乱涂鸦。这些都是误解。认识当代艺术要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大学教育也应该增加艺术教育课程。只有全民的艺术素养提高了,文化发展才有良好的环境。
同时,还应改变重视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轻视娱乐功能的观念。以网络游戏为例,近十年,网络游戏发展迅猛,深受年轻人喜爱,也已经成为网络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受传统的“玩物丧志”观念影响,现在在政策上、舆论环境上对网络游戏的发展还有不少限制。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是提供紧张、意外、震惊、痛苦、快乐等不同的体验。好玩、奇特、怪异、神秘、悬念是游戏的基本元素。网络游戏之所以受到消费者喜爱,就因为网络游戏有刺激、能互动。对网络游戏我们当然也要引导,引导的途径是分对象管理。对未成年人,要从严把握。对成年人,则可放宽些,不能一种尺度,一个标准。把教育功能放在不恰当的位置,轻视游戏的娱乐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是培育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有怀疑精神。因为,创新就意味着打破成规。打破成规,首先就要从怀疑开始,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天经地义的观点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其实,现在一些被人们视为圭臬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更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妨提出几个,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经济大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大繁荣。这个观点不一定准确。经济与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经济与文化有时候同步发展,有时却不同步。有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文化却很繁荣。马克思恩格斯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认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在文化上成为 “第一小提琴手”。比如,19世纪中叶的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比英国、法国差得远。但德国的哲学、文学等,在当时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但杰出的思想家不断涌现。反过来,汉朝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强盛的朝代,但其文化贡献并不高。清朝的康乾被称为盛世,但其文化艺术成就也不大。所以,文化是否发展繁荣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观点以前被认为毋庸置疑的,但其实可能是一个以偏概全的看法。最近,我参加有关部委赴一些省份检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对此很有体会。有些传统艺术很有民族特色,但后继乏人,前景堪忧。不要说走向世界,想很好地保存,也还要政府投入很大的支持,比如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能够走向世界的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大都具有共享性,要能适应不同地域的观众欣赏习惯。所以,很多情况下,往往越是时尚的,可能越是世界的。比如,日本的动漫画中的人物,许多并不是按照标准的日本人设计,而是按照时尚标准设计的。如大大的眼睛,细长的腿等。好莱坞电影也是如此。一些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选景,汇集不同国家的演员,就是照顾世界各地观众不同的欣赏口味。
三、《花木兰》、《功夫熊猫》说明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个观点也是似是而非。朝鲜歌舞团演出的歌剧《红楼梦》,素材取自中国,在中国巡回演出,大家都叫好,也没有人说是文化入侵。为什么好莱坞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就是文化入侵了呢?文化艺术没有国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现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文化素材的选择不具有排他性。文化产品过了若干年,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中国人能拍《西游记》,日本人也可以拍《西游记》。英国音乐剧《妈妈咪呀》不光英国人演,现在有14种语言在不同国家演。中国人买了版权以后,现在用汉语、由中国人自己表演,而且效果很好。今年上半年,我访问俄罗斯,正赶上《功夫熊猫》在俄罗斯上映。莫斯科几乎每一个公交站上,都躺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美国人在利用中国的熊猫赚钞票,但也客观上宣传了中国的熊猫。对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我们应该乐见其成。现在需要避免的是,把文化问题过于意识形态化,对任何文化问题都用意识形态话语来解释,这不利于文化交流。
那么,如何才能促使文化繁荣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崇尚。
一要崇尚自律。文化建设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人的素质。有一位旅日华人写了一篇文章谈中国城市堵车现象,题目叫 《堵车也是文化——人的素质才是堵车的根本原因》,分析得很到位。他说,东京、大阪人均车辆拥有数比我国很多大城市都多,但交通状况也没有那么堵。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东京、大阪的治理之道,主要是靠人。日本人从学驾车开始,就把学做人放在学驾车之上,严格考核。经过长期治理,日本形成了驾车文化,人人自觉遵守。出现拥堵时,大家认真地一辆接一辆排队,直到通过。而我们很多城市交通出现拥堵时则经常出现大家乱按喇叭,开车从紧急道路硬闯等现象。可见,提高人的素质是根本。
二要崇尚多元。文化发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崇尚包容,鼓励多元文化共存,为激发文化创造力培育适宜的环境。现在,很紧迫的是要完善文化内容管理机制,为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创造条件。
三要崇尚创意。苹果公司产品功能和造型上的独创性,来源于英国天才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团队的创意。而乔纳森·艾维则是由英国崇尚创意的氛围培育出来的。文化发展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大批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性人才的出现需要土壤。现在,各地越来越重视创意和设计人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意和设计活动。这是可喜的,但还很不够,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人才、崇尚创意的氛围,文化发展繁荣才能落到实处。
四要崇尚法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根据录音整理,作者有增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