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麦秸画《戏水》中,虎毛都是用麦秸一丝一丝贴成的  郭新洋

用树皮制作而成的《向日葵》充满了朝气和生命力  郭新洋

《韩熙载夜宴图》全部是用头发密密匝匝地绣成  郭新洋          
 
 
    ◆朱砂  文
    
    这几天,2008上海民博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参观。民博会上,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各展绝技,令人惊叹。“80后”新人用麦秸结合刺绣制作出精彩的麦秸画;苏州绣娘的发绣令世界折服;来自中国台湾的艺人不仅用树皮创造出各色艺术品,还用它们向世人传播尊重生命的理念。麦秸、头发、树皮,这些自然造化的产物,在民间艺人手中,化作这个时代的精神。
    
    1  姚懿佳  在麦秸里拼贴未来
    
    姚懿佳大约是本次民博会上最年轻的民间艺人了。她的手艺有点特别——麦秸画。曾在东华大学学习服装设计的姚懿佳,最初接触麦秸画是在1999年。“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幅这样的画,同学告诉我那是麦秸画,是人家从国外带回来的。”回忆起彼时的情景,姚懿佳忍不住要笑,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对麦秸完全没有概念,甚至以为是喝饮料用的吸管。被那幅画吸引,姚懿佳也跃跃欲试。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她的想法,从全国各地收来了许多麦秸,这些麦秸有着不同的色彩,红的、绿的、紫的、金黄的……麦秸上那自然的纹理和质感,让姚懿佳兴奋不已。就这样,姚懿佳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麦秸画创作。
    
    大学毕业后,姚懿佳去苏州拜名师,学习刺绣。在苏州学习的一年里,她发现,刺绣的方式,特别能表现远近虚实的意境,而麦秸的厚度和天然纹理,在表现立体感上,恰到好处,将两者结合,能令作品更丰满。但相比刺绣,麦秸画的创作过程显得特别枯燥。首先要将麦秸劈开,刮平,剪成很细的丝,然后根据画好的图稿,将麦秸一点一点粘贴成画。除了最基本的细致耐心,还要考虑麦秸的纹理色彩,以及图案的边缘如何处理得完美。
    
    姚懿佳说,自己的麦秸画还只是刚起步,以后她会多下功夫琢磨,如何在麦秸画中融汇更多的元素。
    
    2  李永谟  尊重每棵树的生命
    
    在偌大的展厅里,来自台湾的李永谟是格外显眼的一位民间艺人——拄着一副拐杖。他的作品里有栩栩如生的花朵,有长度仅为0.5厘米的小蚂蚁。不过,假如他不告诉你,你一定想不到,制作那些作品的主要原材料竟然是树皮。
    
    由于患小儿麻痹,李永谟的双腿从小落下残疾。“身障的朋友一定要学着独立”,他一直把这话挂在嘴边。也许健康的人的确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残疾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正像他创作用的树皮那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日常生活中,用到木制品的地方很多,可大多数人在制作的过程中都会将树皮丢弃。是否可以把树皮利用起来呢?这便成了日后他的创作材料。
    
    李永谟说,最早的时候,他做过一阵珊瑚雕刻,但后来这个行业变得十分萧条,于是他只能改行。“有一天,我看到有人在用稻草编昆虫,忽然想到我也可以做这个啊。”就这样,为了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他开始用稻草编昆虫来卖。不过他发现,稻草编的东西不好保存,上午还是新鲜的绿色,到了下午就开始枯黄。而且,稻草比较粗大,无法制作精致的东西。于是,他想到了树皮。他向一些生物学科的老师请教,锁定了一些树种,然后自己找来不同的树皮,晒干后360°弯折,以测试其韧性。最后,发现桦树、木槿等树的树皮可以使用。
    
    “很多树被砍伐下来,却没有被充分利用。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树的价值,让它们的生命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对树的生命的尊重。”去年,他还申请到了一项和树皮利用有关的专利。
    
    3  周莹华  密密青丝也能入画
    
    民博会现场,经过周莹华的发绣展位的参观者,都会为她正在绣的作品所惊叹,因为她的绣针针眼里穿过的不是普通的丝线,而是头发。而为她的发绣艺术折服的人里,甚至还有萨马兰奇——他也收藏了周莹华的发绣作品。
    
    周莹华生在一个刺绣之家,父亲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办人之一。从小耳濡目染,各色刺绣精品周莹华可没少看。就这样,从最初的爱好,到以此为生,周莹华将自己的青葱岁月密密匝匝地绣进了那一幅幅生动的绣品里。“在唐代就已经有发绣流传,当时是善男信女们,用自己的头发绣佛像。”周莹华说,佛像是发绣的传统题材,自己的第一幅作品也是佛像。“头发和丝线不同,头发的弹性非常好,如果在绣的时候针脚太长,就会拱起来,影响整幅作品的效果。”而在绣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有汗滴到绣品上,也会因为洗不掉,而让几个月的心血报废。至今,她的工作室里还堆着不少报废品,那些作品的瑕疵,外行人也许根本看不出来,可周莹华却坚持认为既然不够完美就不可以流出去。
    
    “从前,父亲经常会和我讨论配色、针法、构图……刚起步的时候,肯定有许多不足,不过,父亲一直是鼓励为主。发绣本来就很辛苦,做的人也少,如果当年父亲太严苛,我可能就坚持不下来了。”父亲的鼓励提点加上耐心、韧性,周莹华一绣就是十几年。2005年的时候,有人对周莹华说,你应该把作品送出去参加展览。“第一次送出去参展的《千手观音》拿了个金奖,当时高兴极了。”之后,她绣了整整一年的《维摩演教图》再次为她摘下了一个金奖。







 
关键词: 尊重 自然 生命 百艺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