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绘画的形象”群展亮相张江:六位艺术家的视觉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开幕嘉宾合影  “绘画的形象”群展于2017年8月4日下午在张江当代艺术馆揭

开幕嘉宾合影

  “绘画的形象”群展于2017年8月4日下午在张江当代艺术馆揭幕。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张江当代艺术馆共同主办;马艳策展;参展艺术家包括:周子曦、李青、李淜、亓文章、徐大卫、陶大珉。

“绘画的形象”群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绘画内部的视觉语言维度为出发点,通过六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绘画与形象修辞之间相关的话语机制,以及形象这一观念的方式和叙事形态之间的视觉实践。

  策展人马艳撰文指出,绘画在历时性的艺术谱系中,曾经历了符号、图像到观念的关照和阐释,尤其是摄影被发明和现代主义运动以来,对于架上绘画来说,变革的标志在于观念性的内置,似乎“怎么画”比“画什么”更加成为了困扰和激励每位艺术家的问题。但是在一个更加有效的绘画实践中,经历过绘画“观念性”的实践,消解和抽离叙事的语境后,艺术家们又重新思考形象和语言,观念和叙事之间的结构性关系,绘画终究是关于形象的观念?还是形象和语言的交汇之处?

“绘画的形象”群展展览现场

  W·J·T·米歇尔曾在《图像学》一书谈到形象时说:“任何要捕捉‘形象的思想’的尝试都注定与话语思维的问题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因为关于‘思’的观念是与形象的观念分不开的。”在此次展览中,形象其实没有有效的意义,形象不是再现,也不是内容的载体或者意义的逻辑,而是在讨论形象这一观念的方式,或者说探讨每位艺术家形象建构的句法谱系,是每位艺术家对于绘画本身的主体性理解和认知,意在讨论艺术作品中形象和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形象的修辞和叙事的有效性。

周子曦 雨季来临——风波亭下清江水 布面油画 180x260cm 2012.

周子曦 雨季来临——画室里的灾难 布面油画 200x300cm 2012

  作为始终执拗地游荡在宏观叙事和个人微观经验的周子曦,他的绘画往往笼罩在过往烟云和荒诞现实的基调里,并不断为其视觉语言寻找某种合理的调性,而这种自洽并非来源于对于绘画史脉络的积极参照,而是更多基于其直面当下现实体验的诉求与判断,并结合以其所偏好的文学和影像的渗滤,来描绘和叙述出历史存在与当下真实的多重纬度的视觉形象,以此来覆盖着绘画的虚无和谬妄,拨除掉记忆的投影与迷障。

李青 碎窗 木、玻璃、金属、油彩 89X107X14cm 2011

李青 窗棂诗稿 木、玻璃、金属、油彩 66X114X10.5cm 2013

  而李青的绘画无论是早期观念颇强的并置与互毁还是近期的窗系列绘画,他似乎始终把绘画媒介作为一种介质来看待,而以现成品窗户与画面平面的结合,组构为事关城市景观的视觉装置,延续了其一贯对于绘画观看秩序的认知挑战,显然李青关注的不在于涂绘出“窗户”的表象,而是透过这扇“牖棂”之后的观看和语境,以其自身对于绘画认知的理解和理念,试图再次推开关于“窗喻”与“他看”的绘画本体的形象之辩。

李淜 神笔马良-你画的象真的一样,可把我给骗了 布面油画 65x91cm 2016

李淜 驯_32 布面油画 200x300cm 2016

  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形象陌生化,以及将历史中的叙事抽离后的重构是李淜绘画的视觉表征,从语言形式到描绘方式,他都蓄意将色彩中性化,将物象或是场景置于灰度的光晕之下,来形成一种克制、规训的画面氛围,构成某种异质的叙事。而另一些绘画中李淜不再是简单地表明姿态,而是尝试将图像画面与字句解说来形成彼此互文的视觉悖论,以反诘的方式回应着惯常的认知,因而在这些近似的虚薄色调和松动笔触之下,形象既成为其绘画的编排,也建构起主体叙事的实践。

亓文章 无题 布面油画 120x100cm 2017

亓文章 三只兔子 布面油画 140x150cm 2016

  亓文章的创作一直从自身的经验和美术史文本的双重维度上,构建着自己的绘画理念和视觉叙事,他将个体经历和生活的现实,表露、悬挂于画面之上,用颜料的厚重涂抹出粗砺而富足的视觉感受,其图像底本和色彩构图都呈现出对于十九世纪后期静物绘画的回溯。亓文章流连于“现实主义”的同时,亦与现代性的反思相结合,力图抽离出一个依据个人视角推进的视觉系统和绘画形象。

徐大卫 采石场 布面丙烯 60x70cm 2016

徐大卫 无题 布面丙烯 50x60cm 2016

  徐大卫的作品沉浸在现实与荒诞并置的情境空间里,画面形象像一组超现实的电影镜头,又类似天体物理的试验场所,呈现出无法名状的熟悉和疏离感。徐大卫似乎有意剔除既有的绘画经验和知识理性,将画面语境用神秘的感官意识和强烈的色彩铺陈,旷野的景观笼罩在一片魔幻现实的场景位移里,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轮回,开启着一段不断生成和开放的叙事场域。

陶 大珉 无字书Ⅵ 布面丙烯 50×40cm 2017

陶大珉 无字书Ⅲ 布面丙烯 50×40cm 2017.

  陶大珉的绘画往往选取被放置于惯常场景之中的静物、空间等物象,用类似于抽离、片段、悬置等的视觉句法,来重组和营造出悬疑的画面,并以深郁的单色背景,微妙的扁宽笔触,来表现出理性而节制的棕色形象,而来源于电影、马格利特以及马奈绘画等的熏染,使得他将其个人经验和认知观感隐藏于语言形式内部,将绘画分泌为一种关于自我认知与不断演绎的情境,而每一幅绘画都成为其画面书写的隐秘章节。

  这几位艺术家执着于创作或行动在当下的绘画语境中,已有的法则不是他们工作的首要目标,而是自我设定一个意图并主动实验一种个人的方法作为其绘画实践的首要考虑,注重自身经验和知识结构对于绘画语言的构建,及绘画本身作为自觉的修辞方式。因而作为当代绘画诸多倾向中的一种局部现象,“绘画的形象”便是一场关于形象之于绘画的观念,以及语言与形象之间关系的展示和讨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