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千高原艺术空间新展带来毕蓉蓉“小说景观”、冯冰伊“冷事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璞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毕蓉蓉个展“小说景观”现场  2016年12月17日下午3点,由千高原艺术空

毕蓉蓉个展“小说景观”现场

  2016年12月17日下午3点,由千高原艺术空间出品的毕蓉蓉个展“小说景观”及冯冰伊个展“冷事实”在千高原艺术空间揭幕。

毕蓉蓉个展“小说景观”现场

  毕蓉蓉的“小说景观”是一组由不同媒介的作品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整体,主要由编织,绘画,以及装置三部分构成。同时,本次展示空间中的作品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作品来理解,而“小说风景”作为一个包含了视觉和声音作品的整体,本身也是与声音艺术家潘翀合作的作品。

毕蓉蓉 《小说景观-织物五》 综合材料装置 约82 × 64cm  2016 独版

毕蓉蓉 《小说景观-波浪》 布面油画 190×190cm 2016

  她以自己在世界不同城市的经历为基础,从视觉感受出发,在无数的景观中选择了一些抽象化的符号,例如一幅风景的细节,一个建筑的形状,或者大街上转瞬即逝的残像所留下的色块……她将这些符号当作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笔触:首先,和笔触一样,它们也能暗示出作者的内心感受,视觉节奏,以及最为重要的,生命体验的整体记忆在下笔的一瞬间所流露的痕迹。其次,在编织,绘画,和装置作品中,这些“笔触”并不像古典山水那样的直接描绘,而是经过了手工制作的转换。于是,由内在到形式的传递通道也发生了改变,才反映出在当下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最后,她也将城市景观当作自然风景去处理,这不是一种直接描绘山水的逃避,而是来自于对当下时代身份的接受——这种接受是真正理解古代山水画所代表的,自然智慧的基础和关键。最终,毕蓉蓉的作品所构成的整体,既是她个体经验的一次升华,也为这个时代提供了一种年轻的,却又与过去相连接的感知方式。

毕蓉蓉 《小说景观-重叠的织物三》 布面油画 200×500cm  2016 

毕蓉蓉 《小说景观-轮廓十》 纸本激光 切割丝网印刷拼贴 80×120cm  2016

  从小学习国画的毕蓉蓉在研究生阶段想要突破自我,于是选择去到荷兰念书,并在那边开始了很多新的尝试。“看我的画面,可能大家会觉得作品是抽象的,其实不然,实际上我的思考方式和观察事物的方式还是受到国画学习的影响,在我看来它们都是具象事物的切片。我从写生开始,尝试用作品体现空间关系。这次展览是我今年三月份个展的延续,很多素材来自旅途中城市的街头涂鸦,海报,织毯等各种生活周遭的东西。我将它们拍摄下来,成为档案,在抽离,提取,放大。织物,上一次的展览会启发我的下一次创作,随着旅途,生活经历等,一直在延伸和生长。”

 

毕蓉蓉 《小说景观-重叠的织物四》 综合材料装置 尺寸任意 2016

  “学习国画的人都接触过《芥子园画谱》,我的创作就像是在编一个自己感受到的风景,捕捉各种静物,可能也会成为我下一次创作的部分。这个过程很偶然,也很必然。在我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中国的观察方式和总结方式。而西方对于材料展示方式的拓展,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可以让我自如的运用搜集到的元素,无论是编织、绘画还是视频。”毕蓉蓉如是谈到。

冯冰伊个展“冷事实”现场

左:冯冰伊 《MOMO-纪念碑》 单通道影像 有声 彩色 4'21'' 2016

右:冯冰伊 《MOMO-起点也是终点》 单通道影像 有声 彩色 7'37''  2016

墙面上的文字来自于电影《无姓之人》的音轨

  冯冰伊是一位在影像艺术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的年轻艺术家,她的作品以诗意的画面和哲思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展览将呈现她近一年多来的最新作品,包含录像、装置、绘画、摄影多种媒介。

冯冰伊 《尝试是走向失败的第一步 No.1》 装置  综合材质  99×64cm 2016

  艺术家一直以影像及影像中的文字叙述相结合的创作为主。她早期的作品从“安徒生童话”或者“太平广记”这样带有童话色彩的著作中找到灵感。作品不是简单改编原作的故事,而是从细节出发,例如一只作为旁观者的鹳鸟,再延展出的新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她的影像结构不断扩展,有在茫茫荒原中旅行时的拍摄,有精心谋划的表演和长镜头,也有对经典电影片段的引用和重新剪辑。同时,她影像中的音乐也常常是自己作曲和制作,当然,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她有时也会剪辑一些或经典或冷门的乐队作品,与自己录制的画外音或独白穿插在一起。这些素材,无论自我的经验,内在感受,还是外在的文字,或者影像,都在严格制定的影像语言中显现出新的整体感,用可见的视觉节奏,勾画出敏锐而开阔的心灵世界。因此,这些作品不是拼贴式的逻辑,而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方法论的自我确立。在她最近完成的“Clitche(偏差)”系列中,文字叙述开始反思当代文本无可避免的偏差本身。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当中,当人们希望用理性描述这个世界的历史,社会,科学,以及个体等等一切的时候,都无可避免的陷入文本本身的可疑性,让“真实”越来越远。而冯冰伊的影像用自身的形式抗拒着这种散漫的力量,这源于对她自我内心的坚守,以及对建构一个自我影像世界的信念,而非对后现代思潮的屈服。

冯冰伊 《我们的帽子里还有冰》系列 架上装置 蜡 菲林 30×40×4cm 2016

  在冯冰伊眼中,童话并不是小孩子的读物,而是具有想象力的文本和载体,并指出所有的虚构都是来自现实的。“童话是用虚假来讲述真实,我作品的核心亦是如此。我的创作都是从文本出发,像童话、科幻小说,来做的一些注解或者改写,形式可能是影像的,也可能是文字或者是绘画的。这次的整个展览是在做一个关于时空的讨论,把时间用地理的,可量化的形式来表达。我希望自己所有的作品,能够完整的构成自己想要创造的世界,就好像童话一样,拼一个完整的世界出来。”冯冰伊如是谈到。

冯冰伊 《切片》系列 装置 光敏树脂3D打印 9×30×25cm 2016

  在艺术家看来,展览主题“冷事实”,与自己的创作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我从小就喜欢阅读童话,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长大之后再去阅读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意义,包含宗教、复杂的世界观,联系自身经历和创作经验后,你会发现每一部童话的文本背后都是很冷的,你的思考过程也是很冷静的,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是很感性的,这种反差是我感兴趣的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28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