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砖与金属的碰撞 “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亮相香港狮语画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何妍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嘉宾合影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11月初,一年一度香

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11月初,一年一度香港艺术周期启幕之际,香港狮语画廊带来“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 展示其最新题材的创作,由雕塑理论家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

  戴耘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中吸取灵感,并使用青砖和红砖等普通建筑材料创作他的作品。近期,艺术家戴耘将目光转向具有挑战性的物体形象,比如杀伤力武器AK47、现代设计感的沙发和自行车。当这些日常的物品用最原始的建筑材料——砖,按照实物比例表现出来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骨感的真实。

戴耘  《自行车》  红砖、水泥、钢筋  101X172X64cm  2016

戴耘 《沙发》   红砖、水泥、钢筋  75X80x75cm  2016

  材质的延伸

  展厅外,一个放大数十倍的罐头——《龙肉罐头》异常醒目。青砖水泥,远远地就辨认出那是戴耘的艺术语言。“没什么不能吃,没什么不敢吃,这点在国人餐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绝对的实用、物质主义使我们不由得想到:如果真有龙,我们也会做成龙肉罐头吧。”一闪而过的念头,戴耘做成了这件作品。一如其一贯的作品,实用功能之外的符号意义成为观众在思想层面最先触及到的领域。

  展厅内,主办方将墙壁涂成灰色,营造裸露的水泥质感的场域。展出的作品尽管数量不多,但能看到在专注砖这一媒介十年后,戴耘的新尝试和突破。《自行车》《沙发》两件作品中,戴耘从单一的砖材料中走出来,将砖和金属两种不同的材质结合,将人工制品和现成品组合,产生变化。“在材质上的扩展及延伸,更能凸显戴耘创作的多样性。”孙振华说道。

  沙发是戴耘一直有创作的题材,在追求呈现沙发的质感外,这次展出的《沙发》由钢筋托起。砖与金属的结合呈现出纯砖截然不同的效果,特意处理成锈迹斑斑的钢筋与冰冷、坚硬红砖,有一种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倚墙而立的《自行车》,轻巧而真实,与《龙肉罐头》《沙发》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款自行车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既有古典的味道,也有现代的、运动、时尚的感觉,我希望赋予它当下的可能性,与我的创作初衷吻合,与创作主题也一脉相承。沙发是整体的,天生有雕塑感,车有更多的造型,如何把砖砌在细小的钢筋上,也是经验的积累和运用。”戴耘说道。

戴耘  《AK47》  红砖、水泥、钢筋  56X190x13cm  2016

戴耘  《左轮手枪》  红砖、水泥、钢筋  15X20x5cm  2016

  个人成长记忆

  “每个男生小时候都有舞刀弄枪的想法,军旅梦想成为男孩们成长的一个记忆,AK47、左轮手枪是最常见的枪械。”戴耘说道。戴耘的创作早年聚焦于流行文化,用砖创作汽车、洗衣机;之后的《新物种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有关;展厅中,AK47、左轮手枪、自行车、沙发,更多地关照个人成长记忆。

  在孙振华看来,戴耘的创作更多地关于观念,包括“中国观”“美学观”,尽管在观看的第一印象中,创作理念被砖这一特别的材料所遮盖。“一方面是‘中国观’。戴耘出生于古都西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对砖有特别的感触。砖在中国快速发展中被大量地使用,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的工业有关。另一方面是‘美学观’,雕塑在过去是高高在上的,被赋予纪念性、永久性的含义,用砖作为雕塑材料后,雕塑从神坛走向了日常,走向了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中。这一变化,让我们看戴耘的作品时,不管关注材料,还有材料背后的观念。”

  孙振华指出,这次展览中,除了可以看到戴耘的创作观念,亦可一窥其在运用砖这一材质背后的方法论——掌握逻辑,形成思路。“选取表现对象,通过砖这一形式进行转化、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孙振华说道。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0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