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易中天又要“变身”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昔日,身为厦门大学教授的易中天,手执教鞭,书桌青灯相伴,以钻研美学为营生。摇身一变,走向“百家论坛”,电视屏幕上开讲“三国”等通俗历史,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学术明星”和“学术超男”。

    或许正如他名字标举的那样,只有“变化”(易)才能“如日中天”(中天),深谙变身之道的“易超男”,而今又准备“变身”了,变为何者呢?

    据10月9日中国经济网所载“易中天新书《成都方式》关注‘三农’问题”一文称,在此即将新鲜出炉的皇皇大作中,他要开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基层民主、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三农”问题。

    俨然此时“易超男”又打算变回学者了,但并非“美学教授”的旧路回归,而是“筚路蓝缕”的“三农专家”。

    消息甫一传出,便有学者质疑:“一个在电视台讲通俗历史的人,不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专家,更不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又心血来潮讲什么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岂非咄咄怪事?”,易中天也自嘲多管闲事,称其“是在央视‘公鸡下蛋’之前下的另一个蛋。”

    在笔者看来,易中天“变身”,包括先前由学者向“学术明星”的“变身”和此次更有“狗拿耗子之嫌”的“三农专家”变身,即使外人看来有何千般不妥,却未必应该对其如此大动肝火。

    一则,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最害怕把人放在一个大一统的模子里面,一种专家型的学者一辈子只研究一本书只在一个领域,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幸福。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我研究美学、文学、历史、美国宪法,两年以前又关注中国大西南一个城市的变化,其实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类幸福的关怀。”

    这就是他的理念,无须他人横加干涉的理念,我们有什么资格“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呢?又有什么资格以自己所处的一元去否认处于多元的他人?对频繁变身、变动不居的易中天持以反感,乃至敌视的态度,未必就能说明我们的学术立场多么坚定自觉,因为真正的学术从来都不会自视为亘古不变的铁律,也从来不乏兼容并包的科学态度,或许,恰恰说明的是我们学术视野多么狭窄,气量修养比之村氓野佬也何其狭小。

    二则,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大众传媒把易中天炒作为一个‘学术明星’、‘学术超男’的时候,其实也把他异化了。人们已经忘记了他本来是一个出色的学者。”或许,他的这本新书未必是“藏于名山”之作,正好比他“百家讲坛”上的讲座未必尽如人意一样,但它至少表现了一个学者或者“门外汉学者”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的关注吧?即使全盘谬论,也大可视作“反面典型”,为何尚未见其著作,便已经“摩拳擦掌”意欲“群殴而后快”呢?

    看来,只要是易中天的书籍言论,科学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无条件地排斥、否定便可大快人心,这是因易中天“背叛学术”而必然要“清理门户”,还是学术界某些“乡规民约、门户壁垒”有待要清理呢?

    易中天又要“变身”了,有了昔日“变身”经历,此次固然更无须“诚惶诚恐”,“变身”为“学术明星”,使得大众其乐融融,此次重新“变身”回归学者行当的“三农专家”,我们希望的不仅是它能引起更多国民对本国“三农”问题予以关注,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使得中国学术多元化、学者研究多元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也对某些保守偏见反学术的“学术传统与学者心理”有所涤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