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与孩子同学中文 留住"文化之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是大学毕业后于1987年去美国的,先读研究生,并参加全美中文教师进修班,而后在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中文课。一晃旅美已20年了,经历了多种角色的转换,对如何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有一些思考和体会。我认为,留根,得让孩子们从学习中文开始。
摸清并打消孩子的自卑心理
移民子女为什么不愿意学习中文呢?有习惯原因、感情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在美国,虽然移民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也是美国人,但渐渐长大后会发现他们与其他同学不同:他们没有西方人那样的金色头发和白色的皮肤,他们会因父母的不纯正的英语发音感到羞愧,还会因经常和家人去中餐馆用餐感到难堪。在这种自卑心理因素下,父母再三要求孩子学中文是很难有成效的。
怎么办呢?我们就要从孩子简单的言行中看出问题端倪,如:在家孩子不肯吃米饭,坚持要吃面包,不肯吃猪肉,顿顿非吃牛肉不可。外出不愿意去中餐馆,而专挑意大利、美国或者越南饭店……总之,与中国有关的一切,他们都有意无意地想要敬而远之。这时父母就要考虑不是简单的吃什么的问题,而是更深层的心理问题了。一般说来,亚裔子女都有强烈的要在心理上与美国文化认同的心态。这种想法,孩子无法解释,也不想说,有时是潜意识的。他们认为哪怕是在食品上有与美国文化共同之处,也会使他们在心理上平衡一些。无论哪个民族的第一代移民的子女,通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这倒令我想起以前在国内,从贫困农村出来的孩子,到大城市念大学之后,常常会因农村父母进城探望感到自卑,羞愧,甚至难堪。
作为孩子家长,如果不能仔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不摸清孩子的特殊心态,就会伤了感情,使得孩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想学习中文,反而造成恶性循环。
树立学中文就是爱父母的观念
如何让孩子们愿意甚至喜欢学习中文呢?华裔父母们不妨运用爱心教育,从感情入手,使孩子从小懂得,学习中文是爱自己,爱父母的行为。这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做,经常有意识地讲。可以对大些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是中国人,都会中文,那么作为孩子的你是否也要学习中文,与父母有共同语言呢?是否爱父母,爱中国的父母,也是要爱中文的呢?尽管父母有博士或硕士学位,那些孩子仍有自卑心理。父母要细心体察,及时发现,循循善诱。虽然华人后裔从小在美国受的教育是“我们都是美国人”,但是现实社会并非如此完美。这将在孩子成长中的心灵上留下很大的创伤。父母要及早意识到这点,让孩子从小懂得:你出生在美国,是美国公民,可是你是中国人。使他们懂得国籍与民族的不同。做一个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要使孩子从小有自信心,有民族自尊心。
语言是工具,多一种语言多一种工具,多一些国际视野。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也是个种族意识很浓厚的社会。在美国生活,一般情况下,非白种人的移民或后裔要比其他人优秀得多才能在各种求学、求职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中国移民的子女要比普通人好得多,要有更高的成绩,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智商,才能在美国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中国文化可给你增添资本。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中文
有了自信心和学习的愿望,在教子女学中文时,还要注意方法。对这些孩子而言,中文虽是母籍语却如外语。从小到大,他们学的是英语,听的是英语,整个社会环境中都是英语。华人子女采用的中文教材,应依据各语种的不同,有所侧重地反映出不同语种的差别。不能完全按照教国内小学生学中文的方法教。要想法找出中文的规律,使中文与当地语言有沟通之处。
不管何种方法,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与子女共同学习,这样可以赢得子女的尊重,增强父母孩子间的感情交流。父母要强调懂得美国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保持中国人的民族特色。无论在美国生活了多少代,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争取融入美国社会,我们还是华夏儿女。要从美国社会的文化深层意识去理解这点。父母可以与子女结成互相学习的伙伴,孩子教父母英语,父母辅导孩子学习中文。父母要花精力和时间与子女共同学习中文,比如,孩子学中文时,父母可以在一边练毛笔字、学中国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中华文化气氛。父母还可多给孩子讲中国的典故,好听的故事可以启发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让孩子从小知道,除了在学校学的居住国文化外,还有中国文化伴随他。
留住文化之根,是件大事。海外同胞,请与孩子结伴学中文吧。
徐洁虹(寄自美国新泽西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