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腾讯历史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科举制为什么有强大的生命力? 


    陈文新: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的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这期间朝代经常更迭,但都照样实行科举制度。科举的影响波及到世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科举制度有那么多问题或者说弊病,为什么还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功能,一方面是选拔人才,让寒门子弟有了改换门庭的可能,让有能力的读书人有机会与帝王共享权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同等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在淘汰人才方面副作用最小。 


    当一个社会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的时候,就必然有一部分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任用,对人才个人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和难以面对的事情,而对于社会来说,就必须用一个较好的方式,让他们即使在心理上依然有忿忿不平的情绪,但至少在行动上能够不和社会形成一种剧烈的对抗。科举制度在解决这个难题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第一,考生并不认为他是被朝廷刷掉的。因为在明清时代的殿试中,皇帝从来不刷人,皇帝的作用是定名次、提高考试的规格。有皇帝做主考官的考试,当然是规格最高的考试,考试也因此显得庄重、隆重、有神圣感。这种神圣感有助于加强考生服务于国家的意识。第二,考生也不认为他是被某个考官有意识地刷掉的。在科举考试中,所有被刷掉的人,除了极少数人认为他们是被某个考官有意识刷掉的以外,大多少人不会这样想,因为在宋以降的考试中,一个考官,我们且不说他有意识刷掉一个人很难,他有意识录取一个人也很难。考官很难知道他改的是谁的卷子。科举制度在淘汰人才方面副作用较小,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而世卿世禄和两汉的察举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说到中国科举制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能不提它在传统读书人人格塑造方面的功能。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为什么进士群体更能与王朝同患难共命运?当然与他们得到了王朝的好处有关,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进士阶层重视价值担当。儒家强调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传统儒家经典来做考试教材,的确有助于让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以人格上的精英来自居——不是一般意义的精英——是人格的精英。 


    刘海峰:补充一点,有一个元代的汉族人在著作中说,他发现:金代《登科记》里的这些进士,在金朝快被蒙古灭掉的时候,很多都成为死难烈士,为金效劳都是汉族的。同样南宋也是这样,文天祥是状元;还有真德秀、陆秀夫这些人,都是进士,是同榜进士。包括明朝末年,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的结果。这其中当然有科举制度的因素。 


    金惠经:朝鲜被日本灭亡的时候,最顽强抵抗的也都是科举出身的人。其实这些现象,我想世界各地都一样。遇到国家危难的时候,这些冲在最前面的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人)。 


    科举何以在中国发生? 


    主持人(杨华):刚才讲到中国孔孟以来尚道德,有贤人政治的理想,并由这种政治理想走向制度化,但西方像希腊罗马也有《理想国》,也讲贤人政治,为什么西方没有制度化的科举出现? 


    李弘祺:我想是因为西方一开始就是以城邦国家为建国的典型,虽然后来曾经有统一的帝国出现,但是大部分的政治思想家认为所有的世俗政治体制,都受教会的监督或辅佐(“两把剑”或“太阳与月亮”的说法),所以单一的权力中心绝对不应该在世上出现,就是启蒙时代以后,主流思想也是如此。因此一统的学说,很少能被人接受。罗马帝国统治少数民族,一般来说,对各种文化的容忍度都比较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是采用很好的制度,像我们所谓的任贤制度来做单一的统一理念变得比较困难;中国提倡选举及科举的人,却是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同时把这两样东西放到一起。 


    科举所考的科学知识,都是儒家经典里的,考的是它的历代解释,朱熹的解释最重要。你如果不按那个说法来回答,绝对不行。最近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徐光台在做利玛窦研究。我问他说:难道真的有人敢用利玛窦所介绍的理论答考卷吗?他说,利玛窦只是告诉他的学生,你们要知道这些理论,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考试时,还是没有人敢用他的理论来答题。我想,恐怕在古代中国,思想的挟制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我现在是就制度的层面上讲。任贤才、重视道德,这些抽象的观念毕竟会影响制度的发展,而他们的影响就会十分的深远。考试制度能发展,且很少改变,一千三百多年,并不是说没有动乱,能保持这么久,大概就是因为思想一致,所以造成一个特别稳定和保守的现象吧! 


    主持人(梁枢):我追问一个问题。今天开会时读到一篇会议论文,讨论汉武帝、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这件事内含着一种普遍性:国家首脑在思考大政方针、治国韬略的时候,通常要去问智囊,或者有智慧的人。我想这应是中外通例。但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方式,看来是有区别的。问策和对策的方式,孕育了后来的中国式的选拔制度,后来慢慢发展成了科举制度。科举文化就这样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我想知道,科举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何以在中国发生,为什么发生?它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是偶然的吗? 


    刘海峰:科举制的成熟和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的根源呢,说到头还是贤能治国说在制度上的实现。科举制就是把“学而优则仕”制度化,让学说理念变成现实。它说到底是才学的考试。汉代的策问实际上是一种制举,开始是为了征询治国方略。人类第一次笔试就是这样来的。与策试并举的是推荐的形式,一个是察孝廉,一个是举贤良。汉代考试和推荐并行。到两晋,葛洪的《抱朴子·外篇》,便指出凡是推荐都出现大问题了。人们逐渐认识到,“考试犹准绳也”,否则没办法选择有才能的人。科举制从隋代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设进士科开始,当时推荐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后来考试的比重才越来越大。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人越来越发现,不通过考试的其他推荐很容易变成任用私人、上下其手的腐败关系的温床,就是没办法真正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 


    陈文新:科举的产生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国家的权力不再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只有在没有世袭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才有可能发生科举。换句话说,在“封建”(封邦建国)时代,不可能发生科举。这种没有世袭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中国从秦王朝就正式开始了;西方比较晚,日本更晚。没有了掌握国家权力的世袭贵族,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王朝与谁共享权力?反过来提问或许更好:这个时候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希望与王朝共享权力,他们经由什么途径达到这个目的?从治理天下的角度来看,有能力的人,主要在读书人里面。我想余英时的一个观点是对的,采用科举制度,不仅仅是帝王的意愿,更是读书人的意愿,是帝王与读书人“协商”的结果。这个“协商”过程很长,两汉魏晋南北朝,经历了好几百年的时间。汉朝实行的是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推荐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你再有才能,只要没人推荐你,你就完了。这是它跟科举最大的不同。科举的特点是,只要我有能力,想考就考,谁也不能阻止我。为什么隋朝开始有了科举制度之后,它不断得到读书人的拥护?就是因为那些有能力的读书人意识到,这种方式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方式,别的方式很容易把他卡死。我想,科举之所以在中国发生,是因为中国比较早地结束了封邦建国的政体、没有了掌握国家权力的世袭贵族;科举制度是有能力的读书人与帝王共享权力的一种制度,是知识阶层与帝王“协商”的结果,是知识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个证明。 


    主持人(杨华):八股是不是还跟汉字的表达方式有关系?因为只有汉语才能搞出这种对偶的句式。 


    陈文新:有关系,律诗的结构就和八股有些相似。 


    刘海峰:现在很多人追溯起源时,包括明清人讲到时文或者八比文、制艺的时候,一般从王安石的经义算起。更有人追溯到唐代的试帖诗,有很多人分析,中国人的文字习惯普遍有个起承转合。哪个学者说《秦简》中有的文章是八股,那实际上指它的结构,完全是广义的,根本不可能是严格意义的八股。严格意义的八股文,应该是明代才有。 


    主持人(杨华、梁枢):辛苦了!谢谢大家(掌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