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变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博客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当你开始谈论家庭、世系和祖先时,你就是谈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三十年前美国小说家阿历克斯·哈利在小说《根——一个美国家族的历史》中如此宣布自己探询家族精神后的感受,而其小说更是通过一个非洲黑人家族七代的经历传达了“血缘联系的共同感有一种魔术般的魅力”的主旨。与其说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发现,毋宁说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当代社会的一种心理和文化自觉。“‘家族’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情结和精神价值确认也从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观念形态中”(杨经建语),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族文化的历史。作为一种繁复的文化复合体,家族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起着潜移默化却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本位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家族文化存在的恒久,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价值等各方面无不深受这一利益、政治和文化“共同体”的影响,个体与家族之间一方面是不断地融合,同时又在“离家”和“归家”的过程中不断地恋家、回归,二者的互动关系逐渐地演化为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在忠孝伦理发达、祖宗崇拜强盛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文化更是成为人们追寻的心灵归宿和精神栖息地,坚韧地渗透在家族成员的心理深处。
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地位,传统的中国家族伦理文化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演变;20世纪中国文学的百年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特质的折射,作家们的创作心理、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等主体素养均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家”无处不在的辐射力和永恒性更是规约着创作者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传达方式——二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联构成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文学富于叙事张力的特点,家族文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动荡里能够相对不受政治社会、经济条件、文艺运动等影响的文化潜在性,又提示了这一切外力背后的中国传统内质的坚硬和它对文学强韧的渗透力量”[2]。因此,从家族文化与家族文学的角度来透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无疑成为学界有识之士不断努力的方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不无裨益的初探,但以文化母题形态切入的整体观照仍然付之阙如;更令不少学者浅尝辄止的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一同发生着急剧地转型,政治的繁复、经济的变动以及社会的动荡都造成了传统(家族)文化的变动不居,使其呈现出文化内核的部分质变和整体格局的重新融合,这个内在性的发展过程使得家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应地发生着改变,19、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家族文化就呈现出阶段性的整体复兴倾向与特定时代内外合力作用下间歇衰落的双重变奏,从而使得本已内蕴丰厚、主题多向和类型多样的家族文学成为令人望而却步的学术高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家族文学创作的日益繁荣,而相应的学术研究显然难以与创作实绩结篱而生。因此,将家族文化从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政治文化中剥离,通过对家族文化的价值确认和审美阐发进而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价值观念更替、社会进程的起伏跌宕进行历史性的审视便成了家族文学研究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湖南师范大学杨经建教授以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在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富于深味的变化进行母题形态阐述为旨归的专著《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1],不仅延续了其著作《世纪末的文学景观》中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族小说进行文化审视的学术追求,在更大的层次上是对隐藏在百年历史中众多文学作品价值追求与内蕴的审视,可以说具备了为上个世纪作结的历史价值;进而在探询中外家族文化的历史流变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论者从传统家族文化“透视出一个民族未经修饰的文化传统和附丽于艺术人格心理背后的价值构建”、“获取怎样被‘现代化陷阱’套陷和异化的精神资源”乃至“从人类文化哲学层面上的道德本体精神去品尝、开发人生况味,去探触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集体精神图谱”的精神扣问与学术旨趣。

家族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精神渴求与心理归宿,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政治与经济强劲挤兑下仍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虽经历西化浪潮和政治运动的改造而仍未式微;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家族文化的复兴,究其根源正是因为家族文化“可以通过家族认同、血缘关系给人们以某种心灵上的归宿和寄托”的文化理念的认同和历史情感的惯性使然。正是对这种文学现象存在的“创作自律性法则”的洞悉,杨经建先生将这种探究放置于“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双向交流的语境中进行了令人叹服的考察。在《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一书中,杨经建先生以文学母题为基点,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家族文学置于“家园皈依意识与追寻母题”、“男权制文明与审父母题”、“重返母体与失乐园母题”、“宗法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等五种文化母题模式的影响结构之中,在家族文化与家族文学的双向互动对话状态中勾勒出中国家族文学的精神特征。该书为一个跨越近、现、当代的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的把握,巧妙地解决了文学史分期研究所带来的视域的狭窄,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20世纪中国文学由于长期陷于文化与政治纠缠的沉疴,代之以中西家族文化的参照体系的双向解读,凸现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民族文化积淀与文学创作之间独特而微妙的关系,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演变规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对家族文学母题的历史性回溯中,该书从源头上梳理出中外神话传说中的家族性质,审视其精神旨趣的异同。无论是《圣经》中的伊甸园,还是中国老庄的“白云帝乡”抑或印度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折射的是人类不断追求永恒、力图超越现实生死和困境的精神祈求,对乐园(或原乡)的追寻演化为人们对家园、家族的自觉渴望,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家园皈依意识”和“重返母体”的焦虑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的心理自觉。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回眸至20世纪的中国文学长河时,可以明显地发现:“皈依(家园)”和“重返(母体)”的家族文化对中国作家主体心理定势及其创作的艺术气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规约作用;然而,这种家族文化精神辐射下的价值观念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又变异为“追寻”与“失乐园”两种不同的文学母题,二者本质上殊途同归,却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学姿态:“追寻”母题更多地倾向于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重建理想家园的追寻或漂泊中对家园的救赎;而“失乐园”母题则与母性精神、母性崇拜紧密关联,“失乐园”即是在告别母体的过程的孤独体验和力图重返母体的冲动。20世纪的中国作家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上述范畴之内,通过社会“基本单元”在不同时期中发生的变迁,为一个时代“立此存照”。从奠定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里程碑的《狂人日记》、《故乡》(鲁迅)到《财主底儿女们》(路翎),从《红高梁家族》(莫言)到《家族》、《柏惠》(张炜),从 “枫杨树系列” (苏童)一直到《白鹿原》(陈忠实)等等,在这些“祈盼家园”与“寻找乐园”的艺术文本中,其汹涌澎湃的回归渴望和漂泊苦闷的无根状态,其艺术救赎的精神归宿感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同时也形成了与同时期的西方遥相呼应的家族文学创作格局。
而在余华、北村等更多体现为先锋派色彩的作家中,他们很多作品在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上也相当程度上体现着浓厚的家族文化特征。杨经建先生在《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一书中,就中国家族文化无所不在的文化辐射力对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和艺术追求所起到的制约进行了发人深省的阐述。在对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分析中,作者通过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卡拉玛佐夫兄弟》的对比解读,认为在这两个“卡拉玛佐夫气质”式的家族中,“母性精神和母性救赎的匮乏是本质性的病因”,缺乏精神引渡的家族中的人们只能驶向“原始的、疯狂的、粗野的”人生航向,其差别就在于余华式的抛弃是尘世间的人生抛弃,陀式则是被上帝抛弃;在北村对漂流和还乡进行绝望书写的文本中,作者将小说主人公面对家园的消失与对家园的眷恋,归结为“漂泊者和漫游者的生存状态”的所致,并认为这是理解20世纪和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在这个家族文化语境中浸润的作家们,即便没有直接以家族为描写主体,但他们却不可避免地以现代人对家园的归宿为出发点来品味现实,萦绕在他们心底的是从终极意义上“重回乐园”的祈求。正是在对百年文学的世纪回溯中,杨经建先生洞悉了“在一个无家可归的时代里,人的命运就是流亡” 这个带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时代主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化,作为文化意识兼社会构成机制的父权制业已作为家庭体系和社会体系的主体;即便在人类文明初期的原始时代,作为叙事文学两大分支的神话叙事与宗教叙事中已出现来自男权话语的改写。与西方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父权制不同,中国的父权制是以血缘群体的私有制作为基础,拥有父本位、夫本位、官本位、君本位、师本位以及祖宗本位等形成的等级分明的文化价值体系。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在异质文化的有力参照及文化反思、“艺术整形”的基础上,开始对神圣、崇高和强权的“父亲”形象进行远距离的审视: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所及,文学创作普遍呈现出一种“弑父”(或曰“渎父”)情结,从《狂人日记》(鲁迅)、《终身大事》(胡适)到《获虎之夜》(田汉)、《父亲》(庐隐)等无不如此;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绵延至70年代的《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在这类“弑父”叙事中“父亲”的形象已然演化为“阶级斗争”的家族“翻版”;80年代以来则掀起了真正将“赎父“和“弑父”思想纳入“现代性”范畴的创作潮流,其后更有“60年代作家”严格意义上的集体“精神弑父”。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是,伴随着“审父”、“弑父”创作的长盛不衰,人们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崇敬和仰慕又屡屡萌生,怀念乃至追寻父亲的冲动油然而生,杨经建先生从人类心理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角度梳理了这一文学现象,认为“寻父意味着对父法的再度认可,同时也表明儿辈的一种‘自恋’心理,那就是企图通过对父子等级秩序的重新认定来保护自我,确立自我”。
    乱伦作为历史上血缘婚时期的产物,在后世文学创作中造就了“厄勒克特拉情结”的普遍。杨经建先生从“乱伦禁忌”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范与人们潜意识深处对它强烈的好奇的微妙关系入手,特别解析了中国传统宗法制家族血缘化情感、伦理对乱伦的抵制作用,并就这种暧昧不清的“隐秘”心理对文学创作的规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在对“天契型”、“性掠取型”和“情欲型”等三种乱伦文学母题形态条分缕析的过程中,该书区分了它们所蕴涵的悲剧意味、批判性质以及“性”和“情”的双重性表述的形态;更为重要的,在比较中西方乱伦文学的异同后,《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得出了“‘孝’是一种‘反本能’的文化产物,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反俄狄浦斯情结’的宗教化结果”这样令人信服的结论。此外,在对“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的现代性反思中,该书以“血亲复仇”、“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和“另类复仇”等三类模式概括出了最具普泛性的复仇文学作品的类型,将包括港台武侠小说在内的20世纪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全新解读。例如,“美迪亚式复仇”中的主体(如《雷雨》中的蘩漪、《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不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所谓天理公道的“施舍”,而是以一种变态的方式进行了旨在精神上摧毁男权(或代表)的复仇行为,这是对父权制文明的女性主义观照,更是对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时代新质及其演化轨迹的揭示。
 
  三
杨经建先生在对中外家族文化的对比性阐述中十分注意还原家族文学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历史面貌,并对中西文化传统进行了溯源性的比较,努力凸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精神旨趣,使整个论证过程显得全面而厚重。该书对家族文学文本的解读和中西方家族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不仅论证翔实有力且时有新见:一方面,作者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纳入家族文化的视阈之内,在“追寻”、“审父”、“失乐园”、“乱伦”和“复仇”等五种极具历史纵深感的家族文学母题形态中进行分析,其对中国家族文化伦理本位的稳定性,对儒家文化“忠孝”教诲的极端强调等核心价值观念的把握,呈现出把握繁复学术研究的阔远视野;另一方面,在对这些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能发人所未见。例如,在论述“失乐园”叙事与“复乐园”诉求的过程中,作者从二者构成的双向互补的话语形态出发,从人类母性崇拜心理历史渊源和时代双重境遇出发,通过对废名、沈从文、迟子建和赵本夫等人创作中基于母性精神根基的批判力量,清晰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作家在象征父性意识的科学理性精神强势裹挟之下的心灵困境及其“向过去投向温情脉脉的一瞥”的怅惘与怀念,清晰的条理和周密的分析使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全貌的得以轻松勾勒。
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在20世纪发展类型的厘定过程中,作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与现在的不断撞击、互斥与融合而产生的种种的可能价值观念,对家族文化价值的回望与重新审视乃是积极主动对中国社会转型和民族文化重建的一种思考,其最终指向是厘析传统家族文化的价值、思维优势和审美旨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新世纪知识分子为坚定本身文化价值而做出的回归与重建;而且这种回溯并不是简单地重返历史,而是以现代的眼光与学识,以拿来主义的态度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与当今社会相符合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生命情调熔铸在文化精魂的重建之中。在市场经济的巨擘之下,传统(家族)文化价值观念逐渐隐退至边缘地带,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栖居地日益被蚕食,他们的文化行为也有失去依托的可能,究竟该如何进行人文资源的自我剖析并以此为契机走向现代文明的涅槃新生,也构成了统摄本书的核心思想价值。全书通过对家族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新书写,辅之以现代人文精神与理性的思考,显示出传统(家族)文化去伪存精的可能。
由乡土乡愁走向城镇都市、由时代氛围走向个人体验,20世纪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条隐晦、曲折的发展之路;它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家族文化的历史性构建与变异的进程,二者互文互喻的特点决定了家族文学母题研究的前沿性与开放性。中国的百年家族文学的繁荣与家族文化的浮沉,一道构成了20世纪最具价值的国人思想变化史。在对这段烙印着中国人痛彻记忆的文化血脉进行体认的过程中,《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一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家族文化伦理本位的特质和作为业已渗透国人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系在20世纪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无论中国文学何去何从,勿庸置疑的是:家族文化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整合能力与稳定特性,必定会使其在新世纪中以其文化向心力而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与此相对照的,则是中国文学对家族命运的持续关注和对家园精神的执著守望——诚如杨经建先生论著中寓言性的昭示,“作为一种历史叙事话语的家族文化一旦被转注、被审美化为文化的高级表现形态的文学……所有这些都为萦绕着整个20世纪中国作家心灵的家族情结提供了一种最为可行也最为便利的抒写格式和叙事范式”。
 
【参考文献】
[1]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M].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月第1版.
[2]何向阳.夏娃备案[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69页.
作者:龙其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