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文盲时代——失语文化 失身娱乐(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当速食文化成为潮流
有多少人在六七年前就收看过《百家讲坛》?想必统计出来的数字会少得让人吃惊。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正式开播。当时,这档节目的定位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至于它的文化味儿,从录制地点、主讲人背景就能窥探一二——节目录制多在大学讲堂完成,主讲人都是在各学术领域自成一“家”的牛人。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中亮相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随后是李政道、丁肇中等学术名流,当然,也有过邹静之、张维迎等少壮派学者,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在各学术领域自成一“家”的大人物。“当时的《百家讲坛》是靠高水准的学术专家来保证学术性的。”《百家讲坛》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说。可以说,那时的《百家讲坛》俨然一个严肃隆重的学术殿堂。然而,开播之初,节目的高水准、高品质却并没有吸引到大批的忠实观众,相反地,较强的学术性将众多喜欢文化的朋友拒之门外——它的收视率异常惨淡,最低时只有0.02%。
转机出现在清宫戏最走红的那几年——举凡《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无一不是采取了“戏说”清史的路子。2003年是《百家讲坛》最困难的时候,节目总体收视率最高端为0.2%,最低端几乎为0,但随后,主讲人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创下当时科教频道的最高收视率0.57%。据说,讲完努尔哈赤,阎崇年闹了点“口吐白沫”(讲的时间太长,又没有喝水,嘴角时时泛起白沫)的小花絮,这让《百家讲坛》的编导们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从那以后,《百家讲坛》真正开始节目化运作,开始注重主讲人的表达能力而非权威资历,开始注意内容编排上的起承转合与包装。它的3个策划组不约而同提出了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历史文化选题。于是,2004年,大批历史文化专题推出。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才有了日后借《百家讲坛》脱颖而出的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明星学者”。当然,随节节攀升的收视率而改变的是更多的人对这档节目的认知——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殿堂,而是触手可及的速食文化。
现在,快餐文化就像是一个入侵者,渐渐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持赞同观点的人看来,速食文化是伴随着生活脚步、工作节奏的加快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不能一概说成是垃圾。至少,它可以让人们在一次性的鸟瞰中浏览到很多没有必要深究却应该知道的东西,也可以帮助人们在每天多如牛毛的新闻发布中掌握到有用的信息和机会。
不能否认,如今,许多人是在网络的陪伴下长大的,他们听MP3、玩游戏。至于学术的严谨精神,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情。更多的时候,这些人需要的确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诸如《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培养的是学者型明星,而不是学者;它们提供的是娱乐,而不是思想。搞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好事者为《百家讲坛》挑错”的事情。然而,客观地说,尽管速食起到了普及文化的作用,但却难免有不够专业、不够深刻的问题。当快餐式文化成为潮流的时候,人们看不到真实的历史,也无法留下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传奇。
事实上,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至于英语,它只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中国人真正的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