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别让爱情服膺于情人节 沦为消费文化的典型样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年又一年,亘古的爱情,以及舶来的情人节。2月14日,一个甜蜜得近乎浓稠、幸福四下弥漫的日子。
在国人的情感谱系上,接纳“情人节”,或许可视作特殊的转折点。自此,那种倾向保守、欲说还羞的爱情文化,第一次变得理直气壮、渐显张扬起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且不说谈情说爱,乃人之天然权利。单就现实而言,中国式的隐喻传情,曾苦煞多少有情人?在传统语系内,与“不可直接谈情”相随相行的,乃是家长对子女婚配的代言。所谓“包办”,无不是从垄断“爱情话语权”始。但所幸,伴着新生代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引入“情人节”为明显标志,年轻人终成功为“高调追逐爱情”正名。
一旦“谈情”变得轻而易举、稀疏平常,曾有的那类朦胧的、压抑的妙趣,反倒越发稀释和冲淡。伴随着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情人节”本身的内涵、特质,也变得今异于昔。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版的2·14,与西方的原始模样,有了明显区别。当一套周善的赠礼礼节被彻底打破,当一种高贵的浪漫腔调被简化庸俗,名曰情人节的2·14,或许只是某个“画虎类猫”的遗憾变种。它既不是对异域习俗的忠实承袭,亦几乎不具本民族历史记忆的影子——在众声喧哗之外,“情人节”会否空虚寂寞冷呢?
针对“情人节”的任何嗟叹,想必会激发一些人的反弹。在他们眼中,玫瑰和巧克力,香槟和可乐,电影和音乐……凡此,已足以具化“情人节”的抽象概念。只是,围观现世情人节,那极端同质化的过节套路,真的很令人怀疑——千篇一律的模式,真能深入爱人的灵魂深处?感官的刺激、肉身的狂欢,真可带人抵达爱情的伊甸园?抽离个性化的“谋布”,如随波逐流般安排2·14,甚至假节日之名,行强人所难之实,着实不见太多爱情的身影。
从过去到如今,从恋爱自由的标志,沦为消费文化的典型样本。“情人节”的流变,见证了一代人的渐次平庸,甚或新老代际间的情商退化。是的,今人仍在高赞爱情,比任何年代都大声而有力。但当呐喊只剩下复述而无创见,当节日的“节目”凌驾爱意之内核,“情人节”与爱情,会不会渐行渐远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与恨,每个人都有阐述爱恨的独立权利与个性方式。在此角度,情人节首先是他者的选择,唯有被我们真心接受,才会内化为自己的节日。因此显而易见,合理的逻辑当是——情人节服务于人们的爱情,而不是人们的爱情服膺于情人节。 (蒋璟璟 广东大学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