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华调查:这里的农村文化为何如此红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社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华网长沙2月6日电(记者明星)新春时节,湖南农业大县攸县农村的民俗文化节、千人腰鼓大赛、乡村文艺汇演、农民赛歌会等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深受农民欢迎。

  攸县近年来以“乡村大舞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许多农民兄弟,甚至还来不及洗去裤腿上的泥星,就兴致勃勃走向赛歌会的舞台引吭高歌。一场场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演出,田边地头传出的一阵阵笑声和掌声,见证着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战略新跨越。

  建设“乡村大舞台” 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地处湘东的攸县,物产丰富,不仅是湖南省首批小康县,还是国家农产品加工重点县,商品粮、瘦肉型猪、速生丰产林和油茶林生产基地县。200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湖南省排名第8位。

  攸县县委书记邝邹飞介绍说,不少农民在收入提高后,精神文化生活奇缺。比如,因为打牌赌博屡禁不止,引发了夫妻不和、儿女不孝、邻里不睦等多种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没有健康的娱乐去处,精神空虚,致使打架斗殴、偷摸扒窃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2007年6月,攸县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决定在全县普遍建立“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点。

  为把“乡村大舞台”办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县里将其定位为“休闲场所、活动场所、培训场所、乡风文明展示场所”。为使之成为一个固定、长久的场所,攸县要求服务点面积必须在2000平方米以上,并办理相应的国土、规划手续;选址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或者乡村接合部,至少可以辐射四五个村;周围群众有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交通便利,有利于群众集散。

  攸县文体局局长刘桂芬说,围绕用3年的时间在全县建成100个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点的目标,现已建成乡村大舞台64个,城区社区大舞台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初步完善了农村文化硬件设施。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的系列文化活动,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

  整合各方资源 齐心协力建舞台

  对攸县新农村建设来说,“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点的建设是一个上规模的文化工程,同时也涉及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达到“少投入,见效快”的效果,攸县采取了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分类建设、样板示范四条得力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政府引导,就是鼓励有条件的乡村积极进行文化服务点建设,县政府采用“以奖代拨”的方式拨付配套资金。首批乡村大舞台建设,县、乡、村总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其中政府引导资金105万元,群众和社会投入550余万元。农民群众对此积极性很高,该县莲塘坳乡高楼村农民筹资10多万元,鸾山镇咸弦村农民自发捐款13万元。

  ——资源整合,就是充分利用部分乡镇撤并之后空余下来的办公场所,利用学校调整布局后闲置的校舍和废弃的厂房。在建设上,将远程教育、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图书信息工程等建设项目进行捆绑,使乡村大舞台的功能更加完善。

  ——分类建设,就是根据乡村的经济状况分三类区别对待:经济基础好的乡村一次性建设到位;经济基础一般的乡村先建好舞台和活动房屋;经济基础差的乡村只要求平整好土地,能够接纳送戏下乡。

  ——样板示范,就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着力抓了网岭镇罗家坪村、峦山镇咸弦村、上云桥镇上云桥村3个示范点,然后组织全县乡镇宣传委员和村支书到现场观摩学习。

  刘桂芬说,为使舞台“活”起来,县委、县政府明确了“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点的具体考核指标,要求“乡村大舞台”每年组织周边村举办活动不少于2次,乡镇举办活动不少于2次。文化服务点活动开展情况、管理服务效果等考核指标均由群众评定,使农村文化更加长久有效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与此同时,攸县还制定送戏下乡补助措施,规定送一场戏补助2000元,送一场电影补助200元。2008年以来,县里的文化团体送戏下乡已达260多场,送电影下乡1500场。县里还鼓励各乡村组织农民文化活动周、农民歌手大奖赛、农民篮球赛、龙舟赛、锣鼓赛等活动。

  坚持长效机制 文明新风拂乡村

  记者在攸县调研时发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要加强村级自办文化的能力,二要增强乡镇组织文化的水平,三要加强县级服务农村的功能。不然,农村文化建设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无法摆脱“热闹一阵子”的怪圈。

  攸县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解决“乡村大舞台”的活动费用和管护责任问题。组织了一批有固定收入、有空闲时间、热心文化事业的志愿者参与活动和管理,全县已有32个离退休人员和文化爱好者加入了志愿者管理队伍。

  为了使“乡村大舞台”成为挖掘和培育乡土特色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攸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毛春良介绍说,春节前举办的“乡村大舞台,才艺大展示”活动,是第一次在全县农村开展的大面积文化活动,尤其是其中的赛歌会,让许多热爱唱歌的农民当了一回明星,圆了一个梦想。莲塘坳乡3个“乡村大舞台”联合举办的农民歌手大奖赛,吸引了110位农民登台亮嗓;黄丰桥镇湖丽坪村策划的农民文化活动周,足足让乡亲们开心了好几个月……

  “乡村大舞台”激发了农村文化的活力。为适应这一形势,攸县将文化培训场所搬到乡镇,搬到乡村屋场。仅在2008年,各乡镇就举办文化指导员培训班20余期,培训文化指导员1210余人;组织60多名音乐、舞蹈、器乐等行家办培训班100多期,使民间文化从业人员迅速增至1.5万人,其中包括170多个锣鼓队、12个皮影班、78个腰鼓队等。

  毛春良说,“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点的建设,在使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使文明新风不断吹拂着乡村。在第一个文化服务点的所在地罗家坪村,前后两任妇女主任何梅英和邱小兰组织该村19名妇女组成了腰鼓队,不仅学会了腰鼓表演,还学会了民族舞蹈和打莲花等多样才艺。罗家坪村村支书文新荣说:“通过腰鼓队的带动,现在村民学跳交谊舞、演小品和唱歌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的文化娱乐意识增强了,打牌赌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