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脑残的时评人,得意的“文学刺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说,南方某报刊发叶匡政题为《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的文章,历数当下时评的怪现状,以他惯有的酣畅淋漓,狠狠地揶揄了一把时评人们。 
  看来,继“文学刺客”之后,叶老师又要做一回“传媒刺客”了,不过这回他刺得狠,刺得准,刺得深,大概要让许多自诩公民写作、其实就是想混点稿费的人,很不自在了吧。的确,论文字技巧,很多时评人跟诗人出身的叶老师,那是没法比的。
  其实,叶老师大可厚道一点的,毕竟如今处于金融危机,大家混口饭吃,都不那么容易,何苦戳破那层纸呢?再说,您老人家本来不是写诗的,搞文学的吗?什么时候,也开始搞起了传媒,不在诗刊里混,改混报纸了?莫非,您下一篇宏文就是《中国时评死了》或者是《揭露中国时评的十四种死状》?以“死了死了的”为惯用语的叶老师,您比我生猛,所以,不好意思,只好借用您的标题。
  当然,你其实可以再来一篇——《中国传媒死了》,但你没敢说。尽管,你责怪别的时评人藏着掖着,很多时候不敢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
  时评这么个东西,无非也就是一个行当,一个职业。就那么点事,说来说去,谁都会说,不重复不低级才怪。所以,叶老师您骂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新闻系科班毕业的学生,很多都不愿意写时评,觉得没意思。现在写时评,大多是想说点闲话,发泄一下,混点钱花,来自各个领域的年轻人罢了。作为长辈,宽容一下,也无妨。毕竟,叶老师也曾年轻过。
  在大学里的新闻研究者那里,他们可能正在讨论着到底是就事论事,才符合时评的定位呢,还是小切口、深挖掘、推而广之的效果更好呢?他们还在争辩着,时评的文体特征到底是什么,杂文和散文算不算呢?如今他们教给学生的那些写作类型,都被叶老师给归纳出来了,还教个什么劲呢?于是,他们被你这一骂,也可以卷铺盖走人。
  终于,终于,叶老师那时终于可以写一篇《中国新闻业全死了》,来个大满贯了。
  不过,我不觉得这是因为您高明,而是因为您高瞻远瞩。您是站在一个思想者的高度,去傲视群雄的,傲视那些文字劳工们的。毕竟你是一个能够超越梦想一起飞的诗人,虽然好久没看到您写诗了,而只是看到您在一个劲地写时评。
  叶老师在文章里说,从时评里看不到思想。我有点不明白,这么多年,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有几个人,傻冒得以至于从报纸中去获取您所理解的思想呢?你说的那些思想,我猜大约应该是去图书馆里搞搞罗尔斯的《正义论》吧。
  叶老师还说,别人的东西没有新意。可是,2006年的时候,叶老师大呼中国文学死了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上海的葛红兵老师又重出江湖了呢。人家2000年的时候就骂过了,不过不是在报纸上,而是在文学杂志。即使是时评脑残,也不是叶老师第一个提出的,一些评论人士早就著文点出这个问题,只是没那么刻薄。
  叶老师又说,见不得别人引用名人的话。我搜罗了一下叶老师最近的文章,先后引用过布尔迪厄、罗尔斯、马克思等人似是而非的话,莫非这就是普罗大众应该心向往之的思想?
  叶老师这篇奇文,再次让后生晚辈们领略了大师的风范,领导了南方某报的风范。道理很明白嘛:弟兄们,你们都莫搞了,都什么玩意儿?要搞,得看我们的,学着点!然后,一堆时评人哑巴吃黄连,兀自呆在自家墙角里,抹着眼泪反省着呢。而叶老师们,则悠然地得意着,在那花丛中笑呢。
  叶老师最后说,“读者面前堆满了文字,却依然找不到任何思想的出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原谅我,读完叶老师的文章,我也依然没找到思想出路,可否请说明白点,到底该怎么写时评呢,到底怎么才能有思想呢?
  我只是隐约地、庸俗地觉得,这篇奇文估计又会有不菲的稿费,和不错的点击率吧?这的确是让脑残们眼红的一件事情: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题目呢?
  “骂别人不革命,便是革命者,则自己不做事,而骂别人做事做得不好,自然便是更做事者。”对不起,我忍不住也引用了一下鲁迅的话。身为横跨文学与传媒阴阳二界的叶老师,当然是业界之翘楚,自然是有骂别人的资格。只是,我在想,时评脑残估计非一日之功,也非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叶老师都得与脑残们为伍,不禁让人为之捏了一把汗。
  作为晚辈,大胆进一言,趁早远离脑残,珍爱生命,莫搞时评了,好好去搞您的文学吧!那玩意儿比较挑战智力。(作者:吕阿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