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安一废墟中发现明代"报亲寺"碑记 已成三段断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南早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报亲之说与“蜘蛛结网”救孕妇故事有关

    南安一废墟中有三段断碑,上面有“报亲寺”等字样。昨日,记者接到热线后赶往现场。

    九日山风景区文物管理所胡家其所长表示,说起报亲寺,在霞美镇金山村倒是有一座,因在金溪之滨,又称金鸡报亲寺。他初步判断,该断碑为明代物,并建议送往该寺珍藏。

    来到报亲寺,迎面见大门上一副对联“将军一去大地何人说报亲,高士可来青莎弭棹长思古”。

    寺中管理人员吴炎火老先生介绍,古寺历代几经重修或重建,《泉州府志》载,报亲寺始建于北宋,明威孙将军建,元惠宗皇帝赐额匾后逐渐闻名。

    他介绍,报亲之说,与一“蜘蛛结网”故事有关。明威孙将军是何许人也,无去查考,据说他的父亲在朝为官,为人所害,抄家时夫人已有身孕,她逃走后到了奎峰山,路上荆棘,有蛛网密布,人进去后,网破了。但追兵至此地却见蛛网完好,前面江水滔滔杳无人迹,判定人没有从这里逃,又往别处搜捕。孙夫人遂祷告,若生男儿有出头之日,当在此建寺。其子青年从军,立下汗马战功,被帝封为明威将军,将军为报答母亲恩情,原地建寺。宋代时香火旺盛,元朝时惠宗皇帝赐匾额更是闻名,明代洪武年间重修;隆庆年间贵州总兵张奇峰在此剃度为僧重修,几经重修,后遭兵毁。《丰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有僧人重建寺。

    吴炎火说,报亲寺如今还留下了多首古诗,寺中还保留有一些旧的建筑构件。

    吴老先生表示,就在不远一口双孔“眼镜井”,里面还卡着另一块报亲寺的厚石碑,可惜的是看得到,却嵌在井壁内取不出来。废墟中发现的三段断碑显然是属于报亲寺里的古代碑刻,初步看,上面对报亲寺当年的规模等进行了描述,是研究报亲寺历史的重要文物。(朱彩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