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儒家伦理与当代学校德育(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际儒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王殿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反省百年全盘学习西方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邓小平为中国的发展选择了走自己的路。于是,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新的认同。1993年北京大学率先启动了"国学热";1997年文化建设的决策面世,宣告"文化革命"思维的终结;2002年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给学校德育以新的定向;2007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得到举国上下的共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孔子与《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再次被推向世界。 


  在如此时代背景下,199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它以张岱年先生亲笔题书"弘道明德"为指引,在北京、山东等9个省市的千余所中小学,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已经连续做了15年。 中华美德的主要德目源于儒家伦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以下,仅是汇报此项教育实验的进展情况,作为当下传承儒家核心价值的一项实验报告,敬请批评指正。 


  思考 
      

  15年前立项研究之目的,在于探索和建构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以中华美德为灵魂,改变以往只用外来的文化与价值教育学生,或用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误导,进而将往圣之绝学传授给新一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伦理长期被质疑和否定,导致国人包括教育界同仁,对于此项教育实验缺乏认同,尤其是参与教育实验教师的相关知识与理念的缺失,给此项教育实验造成困难。 


  在教育体制内进行这项教育实验,不属于"规定动作",必然受到多方、立体的制约,这就需要参与教育实验的有关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高度自觉、自愿和百折不挠。 


  由于道德教育,包括中华美德教育的实效,以及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的建立,都需要较长的教育周期得以彰显,所以必须切忌"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为此,本项研究,首先需要从儒家伦理当中,开发培养新一代中国人所需要的中华美德,并对每个德目的内涵进行现代转化;其次,要遵循个体道德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精华,建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再次,在一个较长的教育实验周期当中,培育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第四,需要学校与社会互动,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全员参与,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精雕细刻、教化万民、化民成俗,道德教化的社会大环境。 


  源流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生成、演变、组合、功能,命运,及其当代价值与再兴,是本项研究的重要依据。确定中华美德教育的德目,既要要参照儒家伦理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又要借鉴东亚地区道德教育实践的经验,礼失而求诸野。  


  "以史为鉴"。从尧帝"禅让"、舜帝"孝感天下"、禹帝"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齐国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都属于儒学之前的道德文化。而周代以"礼"为主导的道德,则是儒家创始人们直接的思想渊源;孔子虽然提出了"仁"的概念,但是,当时社会上通行的主导道德规范,仍然是自周以来形成的"礼",尤其面对"礼崩乐坏"的时局,必须"克己复礼","礼失而求诸野";孟子强调"义",但是他对当时社会主要道德规范的定位,则是仁、义、礼、智"四德",是他把"仁"放到了第一位,将"礼"降到了第三位;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可见当时社会对于"信"的需求,从此,自周以来所逐步形成的这五种道德规范,才真正成为被官方认定、推向社会,并影响深远的道德规范;由汉至唐,先后提出以"孝"治国,推行"举孝廉"的"吏制","孝"与"廉"这两种道德规范日益受到新的关注;于是,宋代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再次恢复了管仲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这"八德"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韩国等东亚各国;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国民党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义廉耻",统称"四维八德",在台湾沿用至今。 


  "礼失而求诸野"。中国传统道德在东亚各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韩国,当今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青少年中,重点进行忠、孝、礼"三德"教育。新加坡40余年的成功之道,全在重视德治与法治并举。1982年,政府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定作"治国之纲",为国家道德。1990年,政府发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是对东方或儒家伦理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也是东方或儒家的价值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历史与现实证明,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它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它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 


  转化 


  儒家伦理发展的历史,东亚地区的实践经验,成为本项研究的源与流。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为此项教育试验的核心德目,并对每一个德目的生成与演变,历史价值与现代转化,以及现代人如何修炼等,分别做了具体研究。并于 1999年,组织8位文科博士,编写一套《大众道德》丛书,共分8部,每部书的副标题,是该德目的一种现代转化,传统与现实的融通。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参与教育实验的广大教师,参照这套《大众道德》丛书,在教育实践中,对于每个德目之现代理解与表述,进行了再加工与再丰富,为帮助学生能懂、能悟、能做,拓展了思路。 


  ⑴"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忠,是一种责任意识。人要对自己、家庭要负责任,忠于人生、忠于家庭。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负责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人谋,而不忠乎"?对人民、对国家,要忠心耿耿"精忠报国","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热爱祖国是一种情感,忠于祖国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改革开放30年的核心价值。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行各业的"岗位责任制",各级政府和官员对人民的极端负责任。责任,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主要精神杠杆。责任,决定一切产品的质量和国家的形象。科学技术越是现代化,对人的责任意识要求越高,它关乎社会生活是正常运转,还是立刻全部瘫痪。 


  新一代国民的责任意识,关系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和谐与效率。因此,高度重视责任意识的教育。将"忠"的教育放在首位,就是要突出责任意识教育。用责任理解"忠",就能够扬弃其过时的"愚忠",弘扬"忠"的精华。以往对"忠"的偏见,削弱了"责任意识"教育,值得反省。一代新人的"责任意识"淡化,是对国家发展的潜在威胁。 


      ⑵"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爱、"仁者自爱"、"仁者爱人",爱己、爱人、爱家庭、爱社群、爱国家、爱和平、爱天地。爱,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情感基础。孝乃社会和谐之源,无孝难有天下和谐。 


  孝道,是血缘亲情之伦理,它具有永恒性,并能延伸到整个社会。 


  孝乃德之本。孝,是形成其他品德的起点与情感基础。 


  孝育,是爱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它不应灌输"愚孝",成为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枷锁。
 

  ⑶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诚,一是真,二是实,它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人类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真与假对立,实与虚同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更加凸显, 因为以假乱真,以虚代实,成为见利忘义,图财害命等等非人道行为的主要手段。"315"打假行动、"百城万店无假货"的活动,连年开展,即使治标不治本,也能有很大的成效,成效越大,越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学校多年不提"诚"的教育,造成国民"诚意"的淡化,值得反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