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地上“克隆”秦始皇陵靠谱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编者按:关于秦始皇陵是否该进一步发掘,考古界一直存在争议。近日,中国刑警学院教授、痕迹考古学家赵成文提出新观点:深入秦始皇陵地宫测绘并拍摄影像资料,之后在地上“克隆”一座新的秦始皇陵,以此将其真容示人。按照赵成文设计的方案,需要多名考古人员进入秦始皇陵地宫,进行测绘和影像采集,放置监控设备对内部温度、湿度进行监测。之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绘制立体的地宫结构布局图,复原秦始皇陵地宫的原貌,再按照一定比例在地面修建。
“克隆”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破坏
姜伯静
试想,如果郭沫若在世的话,看到这个建议一定会兴奋之极。可惜,他老人家无缘与网络社会相聚,所以我们只能默默地替他遗憾了。其实,我们应该感谢郭沫若,如果不是当年他迫不及待地要求开掘秦始皇陵等帝王陵墓,周恩来总理也不会做出“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的决断。郭老带着遗憾而去,而我们依然保存着希望。历史,就是这么可笑。
“克隆”一座新的秦始皇陵有可能会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不过,这种复制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在我看来,克隆与破坏性的挖掘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是满足某些人“意淫”的心态而已,甚至有些荒诞。
当年力主挖掘秦始皇陵的专家们有一种普遍的心态:“主要是搞了一辈子研究,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地宫里到底有什么。”而今天的力主开发者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学术水平有些退步了。而“克隆”之说,完全是为了避讳社会上的“保护思潮”而采取的一种折中方式。不过,这种“中庸”态度与过去和现在的“发掘派”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看上去,赵成文的观点是很人性化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泥土或水中的物体,锈蚀和腐烂的速度会加快,陵墓的结构和埋藏的文物有可能遭到破坏。虚拟的’影像发掘‘方案,可避免常规的露天发掘可能对文物和地宫结构造成的损害。”不过,这个看似人性化的理由必须有一个前提:考古人员必须进入秦皇陵。“按照赵成文设计的方案,需要多名考古人员进入秦始皇陵地宫,进行测绘和影像采集,并放置监控设备对内部温度、湿度进行监测。之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绘制立体的地宫结构布局图,复原秦始皇陵地宫的原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地面修建。”
闹了半天,人还得进去。试问,这种“克隆”与“破坏性的发掘”有何区别?当突如其来的“入侵者”进入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和谐生态环境,这个环境还能完好如初吗?少量细菌都可能破坏环境,更何况是一群人呢!当年某些帝王陵墓被野蛮地破坏,而今天“克隆”之说则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破坏。网络时代的破坏,或许更加残酷。
无论何时,人类都不应该高估自己的智慧,“人定胜天”只是一个美妙的幻想。其实很多考古发现都是历史的偶然,刻意地寻找必然会带来无尽的悲哀。既然这“克隆”与“挖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复制秦始皇陵的闹剧何必要上演呢?
再说了,复制历史是一种很可笑的玩意儿,即便克隆出秦陵地宫,又能表示什么呢?证明我们的祖宗很厉害吗?表明我们的“克隆”技术很先进吗?可以肯定地说,复制古罗马大角斗场对于意大利人来说简直无法想像。更何况,今天的所谓“克隆”是有代价的,成本太高。
记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在2005年10月19日举行的“北京故宫与兵马俑论坛”上说过:“让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宫殿继续沉睡地下,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最安全的保护文物方式。” 他还说,“挖掘有时就意味着破坏。”老外尚且怜惜我们的古墓,我们就不懂得怜惜吗?
秦始皇陵是一个大题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更多文物的出现,历史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我们何必操之过急呢?等等吧!
发掘秦陵是迟早的事
李 清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在陵墓周围发掘出的兵马俑让全世界惊叹,而世人对神秘的秦陵地宫更是充满着好奇。这座规模远超埃及金字塔的陵墓,之所以到现在尚未被发掘,重要原因是对是否发掘存在巨大争议。有专家认为,对其最好的保护是不发掘。但也有对立的观点认为,陵墓可能遭受地震和喀斯特地形破坏,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在赵成文提出的,可算是一种折中思路。
在笔者看来,如果按赵成文的思路,在地面上“克隆”一座秦始皇陵,只是权宜之计,最终秦陵仍要面对是否要发掘的问题。在“抢救性发掘”者看来,不对秦陵进行发掘,未必就能让它得到最好的保护。事实上,不要说地震和喀斯特地形破坏,猖獗的盗墓者也会破坏古代陵墓。而对想一睹秦陵真容的公众来说,地上原样复建的秦始皇陵,仍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探胜饥渴。有多少人愿意以去“万米长城”,取代到真正的八达岭长城参观呢?经济学家张五常也说过,“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另外,如果考古人员能进入秦陵地宫成功完成全部信息采集,接下来的发掘恐怕也是自然而然。
其实,无论是主张发掘还是不发掘秦陵,有一点双方是一致的,都不希望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那么,换个角度想一想,只要能够有效地保护,对秦始皇陵就是可以发掘的。从现实经验来看,发掘地下文物造成的破坏,一是发掘时,二是发掘后,比如兵马俑上面涂的色彩就在遇到空气之后脱落了。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如果能进入秦陵地宫进行全面测绘,我们至少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发掘后的保护问题提前应对。几年前,时任西安市领导曾说,“开挖必须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以后才能进行”,国家文物局领导也说,“保护技术什么时候解决了,到那个时候再发掘”。也就是说,不发掘实际上是暂缓发掘而已。
笔者还想说的是,对于古代陵墓还有另一种做法,即“封坟护墓”,完全不进行发掘。当然,也就不用考虑地震等的破坏了。“封坟护墓”的传统,体现的是对祖辈的尊敬。只是,今天的形势已经变化了。一方面,历代皇陵已基本是“十陵九空”,仅对秦始皇陵按照传统去“封坟护墓”,已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现代的考古发掘,与盗墓、“鞭坟”等行为有本质不同,能让当代人增长见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相信地下的秦始皇也是能够理解和原谅的。
说说不要紧,就怕人当真
于德清
秦始皇陵已经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其内部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清楚。派人下去会遇到怎样的险情,谁也说不准。这里边有个假设就是,秦始皇陵地宫是完好无损的,这几个人的工作就好像是地宫探秘的游戏了。殊不知,秦始皇陵也有可能已经出现大面积坍塌,几个人除非具有土行孙的本事,才能完成秦始皇陵漫游记。考古学家们的好奇心也有可能害死他们自己。
至于说在地上复建秦始皇陵,那也实在没有必要。当年修建秦始皇陵耗费无数民脂民膏,今天要是再搞这么一个假的大陵墓出来,岂不是制造新的浪费?这肯定又要涉及大规模的征地和拆迁,而用侵犯现代公民权利和财产的方式,为数千年前的帝王修陵,实在是一件极其荒诞的事情。这也正好说明,帝制的流毒绵延2000多年仍未断绝。
我很理解这些考古学家。虽然他们的提议非常荒唐,可是,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秦始皇陵毕竟就在那里,大家可以不让他们去挖,可是也不能阻止他们意淫一下,享受一下想像中挖掘秦始皇陵的幸福和快感。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某些考古学家们的奇谈怪论,而是,这些馊主意会不会成为地方政府的借口。因此,真正的问题还是,一些重大项目的考古决策机制不透明,而地方政府又在这些考古项目背后获益巨大。
我们的考古发掘的传统做法都是消极的,也就是被动性的挖掘。一般也都是面临被破坏、被盗等危险的时候,才会去做挖掘的事情。因为历史学界公认的真理是——最好的保护就是别去碰它。然而,这些年来这一底线屡屡被挑战,很多地方都嗅到了“死人经济”的芳香。光陕西方面挖掘秦始皇陵地宫乃至其他帝王陵的报告,就打了不知道有多少回。自从安阳挖了所谓的曹操墓之后,很多地方立刻启动了争曹操的计划,连曹家的祖坟都给刨了。这又何必呢?
在这样的考古经济氛围中,考古学家随便说说也就罢了,要是地方政府当了真,那就麻烦了,而这正是大家所担心的。对秦始皇陵的考古挖掘和测绘都实在没有必要,在地上复建秦始皇陵也没有什么意思。建大了耗资太多,光是征地拆迁,你就伤不起;建小了气势全无,山寨的东西,旅游价值也不高。还是让秦始皇他老人家在地下长眠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