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宁乡古枫下挖出战国铜矛 具有一定文物价值(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图为出土的战国铜矛。刘汉光 摄
 
“这把青铜战矛保存尚好,感谢你对国家文物的保护和贡献!”昨日,宁乡县文物局局长张筱林在接过保存较完好的战国铜矛后,对发现者——村民谭建林无偿上交文物给予高度评价,并现场向他颁发了900元奖金。

    谭建林是宁乡县老粮仓镇老粮村枫树塘人。去年9月,他在自家修建杂屋时,在房屋后有着“千年古树”美誉的香枫树下约2米深的黄土中,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矛状样的东西。很快,谭建林在房后千年古香枫下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

    去年年底,宁乡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在该村开展文物普查时,谭建林挖得古董一事很快被掌握。经工作人员考证并核实,确认该宝贝为战国时期的铜矛,矛长23厘米,宽3厘米,銎长6厘米,素面,虽有锈蚀,但仍现锋芒。考古工作人员认为,该铜矛系战国时期直刺格斗冷兵器,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从古树下挖出该铜矛,估计是战国时期的土夯墓内的陪葬品,死者应是战死沙场的将士。这也可以推断,先有墓葬,后才有枫树。

    谭建林现年70多岁的父亲回忆,千年古枫在他们很小时就那么大,直径约1.5米,现在还是那么大,只是近来空了心。目前,该树已被列为保护古树。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从青铜器出土情况看,宁乡县黄材一带是商代文明,老粮仓一带是战国文明。老粮仓是青铜文物出土大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出土过为数众多的铜铙等演奏乐器等,其中,1993年6月7日,还曾在附近一次出土了10件大小不同、国内同期保存最完整、能独立演奏的编铙。近年来,先后有村民主动向文物部门上交铜剑、铜盆、铜镜等文物。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