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宰客"到"摘牌" 旅游没文化真的很可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游山乐水,自古都是雅事。富而言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各种形式的旅游,流连风景,体验人文,只为求得半日闲暇,一朝轻松。可是,近日连曝之若干事件,却使一些游客既破财又添堵,玩得夹生,甚至可能以后视旅游为畏途。当雅事遭遇“不雅” ,游客伤不起,景区伤不起,地方伤不起,吾泱泱大国之文明美誉更伤不起。问题出在哪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事件。据报道,某网友借春节假期出游香格里拉,结果被骗“买”了14万元藏药。在此前不久,赴海南三亚的几名游客被迫花了4000余元买单“吃下”三个普通菜,“宰客门”事件因此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问题关键是这不是个案。在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全国24个5 A级景区进行的暗访中, 13个景区因各种问题被勒令整改,河南少林寺景区也因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未达标遭遇“摘牌”危机。一边是生活奔小康、腰包渐鼓“游需”渐涨的国民,一边是乱象频生宰客坑爹的旅游“胜地”多A景区,如此不匹配,不协调,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刻反思、有效补位。
在这些事件中,可能有的属于管理问题,有的属于个体道德问题。无一例外的是,欺诈或商业行为的谋利,挤占了文明的空间。宰客为利,卖假药为利,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不达标据报道是为了商业上压缩成本,也是为利。呜呼冤哉,昔之风清月朗胜地风景,唯借孔方兄之一隙而得窥半面,乌烟瘴气其上,雅之不存,美将焉附?以旅游助推经济发展,本无可厚非,但若价值观仅定位于利,从长远看,则不啻于涸泽而渔、做一锤子买卖。海南三亚“宰客门”事件后,当地紧急“救场” ,借媒体代为“认错” ,即可见其切肤之痛。而从网友们的声音也可以看出,上述事件确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影,其出游也对涉事地作了“自动删除” 。
但是,事件背后的警示意味没法删除。在各地纷纷开发旅游之时,文化之旗号常见,文明之行止鲜有,甚至曝出上述丑闻,实在可悲可痛。须知,旅游既包含固有的自然、人文资源,资源本属稀缺;又体现了当下的文化体验与构建,本当自珍自重。倘若文明缺位、价值错位,青山绿水、厚重文化亦将成为一张空洞的“画皮” 。像少林寺,本是禅宗祖庭、文化渊薮,有的地方拼命争抢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以开发旅游,好不热闹。“西门庆故里”之类频现,“宰客门” 、“整改门”接连刺痛国人的心。事实上,不仅是旅游业,包括各行各业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此类事件中“被宰” ?又到底是什么“宰”了我们?
相似的谋利求财,可能部分说明了问题。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文明的缺位,或者说价值的错位。得山水之“地利”却缺地气人和,得文脉之“天时”却缺传承庄严,说明有一部分人已失去了文明的衣裳,正往功利之路上“裸奔”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下,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但这绝不是借口。且不论旅游业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门面,“唯利”而致“违法违规” ,社会法制和社会秩序不允许,长远的、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不允许,上承五千年文明、正在打造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事业更不允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许,提高行业素质、国民素质是“祛病”之一方。其实质,就是要正确定位行业的价值内涵,树立正确的公民价值观。而旅游管理部门,则要由表及里,防止“口号满天飞” 、“文化一张皮” ,切实做好规划、管理、监督的工作,使山水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文明。唯正面价值、核心价值渗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遍播社会全体,“宰客门”之类可止,游而雅可期,游客终可“踏遍青山人不悔” !(关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