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主流价值如何赢得高收视(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开天辟地》到《誓言今生》,从《儿女情更长》到《风和日丽》,还有《悬崖》、《浮沉》……2011年至2012年,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出现了“上海现象”。仅以央视为例,2010年、2011年,上海共有12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档播出。2012年更是呈现出“井喷”态势,仅上半年就有10部电视剧登陆央视。
跳跃式发展的背后,折射的是沪产电视剧的情怀与追求。由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主办的2011—2012上海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7月9日在沪召开,来自京沪两地的70余名专家参加研讨,共论海派电视剧的风格与特色。

走精品路线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是上海电视剧创作应该说是刚刚开始春暖花开。”电视剧《开天辟地》制片人吕超感慨。

上海是我国电视剧创作的重镇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上海电视剧创作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和创作的高潮,在近10年中先后推出了《围城》、《上海一家人》、《儿女情长》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此后,上海电视剧创作开始出现“孤芳自赏”倾向,“大概有5年的时间,很少有上海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亮相,觉得上央视还不如在上海本地播播。”业内人士直言不讳。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海派电视剧的销声匿迹,直接给上海文化形象带来尴尬。

“当时多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说明上海真正成为了亚洲乃至全球瞩目的中心。”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聂伟教授话锋一转,“但这恰恰说明在那个时段里边我们并没有及时生产出具有原创性和辐射力的大众文化产品,因此我们处在一个被描写的状态。”

一个被描写的上海,处处都有上海,但是处处没有上海,很难真实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快速转型和多元变化,即便人家的作品里有上海城市高楼大厦的地表,内核也显空虚。

正是经历了当初的低谷,才显出如今海派电视剧的春天。上海市政府参事毛时安评价,和上一波上海电视剧创作相比,这次电视剧创作中创作生产来势更汹涌,数量更多,影响也更大。他甚至用“顶天立地”来形容近期上海的电视剧创作,“上海电视剧取材不拘一格,海纳百川,集纳中国文艺创作最真实的文化资源。”

电视剧《围城》,是上海电视剧历史上的经典,时至今日来看,仍具有相当质量。

“这些年来,上海有这么多优秀电视剧面世,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海电视剧创作组织方遵循了打造精品的理念。”中国视协副秘书长张彦民表示。

电视剧《悬崖》,创作之初曾遭受巨大的压力和非议。该片制片人徐晓鸥回忆,“《潜伏》已经将谍战剧做到了极致,大家都觉得这种类型做不下去了。而《悬崖》的风格又很独特,市场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觉得在这样的一种压抑的节奏下观众是不是能够看懂,心理活动这么具体这么沉重,观众会喜欢吗?”

“当时我们遭遇了退剧,说你们肯定是不行的。但我们还是顶住了压力,觉得不能改变风格。”最终,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评奖中,《悬崖》获电视剧金奖等3项大奖。而该片市场销售,始终火爆,“一轮、二轮、三轮、四轮,一直向我们买。”徐晓鸥笑言。

打造精品,随着时代变迁,海派电视剧呈现出新派面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