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旭光中学看当今新国学教育的无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星台传媒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当你走进河北省邢台市旭光中学,首选夺人眼球的是印有“行文”的墙壁,院落内有一尊“至圣先师孔子”汉白玉全身塑像,每位身着唐装的老师见到你时都会躬身致意。在学校里,学生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给孔子行鞠躬礼;晨读的作品是儒家经典,晚上要看儒家教育纪录片。饭前,学生齐诵“一粥一饭当思来这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食前,先默念“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假如不是有周围的现代样式教学楼作陪衬,人们恐怕会有穿越时空、置身上古的感觉。然而就是这样一所中学,近日却被中华孔子学会命名为“国学启蒙教育实验基地”和“经典师资培训基地”。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后,国人的思维大多由先期的崇洋媚外转而走向一种理性的回归。然而这一回归,在表现形式上却凸现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无知、片面的理解和神化。言必称孔子孟、服必饰汉唐,还容不得别人有不同看法,否则的话就是数典忘祖、暴殄天物的败家子,棒子大的吓人。 
    那什么是国学呢?国学应当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髓,其不仅包括子曰诗云、汉服唐装,而且同时也更包含了书法、绘画、唐诗、宋词、中医、戏曲等诸多文化表现形式,决不是几本发了霉的《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所能代表了的。如果肤浅地背一背子曰、穿一穿汉服之类的噱头,就自以为“国学”了、“根基”了,就可以“仙风道骨”了,那简直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玷污,这与捅下房顶瓦片以表示自己革命的作法何异? 
    学过唯物辩证法的人,至少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环境作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不会长久。在这二者关系中,时代环境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而文化则是第二位的,受支配的。现今距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已经两千多年,中国人头上的辫子割掉也近百年。抛开那些子曰诗云的故纸堆,放眼一下身边的事物,互联网已经进入Web2.0时代,神舟飞船也已经把人类送入了太空,请问这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现代科技,有那一个是背子曰诗云背出来的,又有哪一个是穿汉服唐装穿出来的呢? 
    中华传统文化诚然需要继承,但不应是一味地拿来;国学教育也不应当遗弃,但决不能泛泛地留于形式。说通俗点,这二者只能是饭菜中的盐,少加一点提味可以,但加多了,反而苦涩难吃,不堪入口。这就是时代的潮流,这就是发展的趋势、这就是苍天的旨意。亚圣孟子说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知那些视孔孟之道为圭皋的腐儒们有没有背过这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