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姓探源(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汉家刘氏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刘姓渊源久远,支脉繁多,在历史上主要有祁姓刘氏、姬姓刘氏、匈奴刘氏三大支系,其中源头最早的是祁姓刘氏,系帝尧后裔,以国为姓。但近年来,随着刘氏族人寻根联谊活动的开展,关于刘姓起源问题又出现了新说法,对此,笔者感觉有必要予以澄清。  


    一、最早的刘姓出自祁姓,为帝尧之后 


    1、为了便于说明刘姓的起源问题,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帝尧的姓和氏


    史载帝尧名放勋,是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的次子。《史记正义》引《帝王记》云:“帝尧陶唐氏,祈姓也。”《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后裔十二姓中第三姓为祈姓(注①)。由此可知,帝尧是黄帝的玄孙,为祁姓。与帝尧有关的姓氏还有伊祈氏、陶唐氏等,其来历是:


    (1)相传帝尧出生于伊祁山下(今河北望都县境),遂以山名命氏,称伊祁氏。又,《史记索隐》引皇甫谧云: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于三阿之南伊长孺家,故尧从母所居又姓伊祁。据此,尧母庆都为伊姓,伊长孺家乃是她的娘家。


    (2)史载帝尧15岁时开始帮助兄长帝挚管理部落联盟事务,因他才干非凡,被帝挚封于唐地(今河北唐县境),为唐侯。又因其部族善于制作陶器,故称陶唐氏。一说“尧初居于陶,后徙于唐,故号陶唐氏”。


    综合上述,帝尧为黄帝裔孙,本姓祁。后因其生地及封地的变迁,又称伊祁氏、陶唐氏等。其中伊祁氏,是帝尧的母族(伊姓)与父族(祁姓)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族名。


    2、祈姓刘氏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刘氏为帝尧后裔。帝尧是中国五帝时代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向有“尧天舜日”之誉。相传尧20岁时代兄(帝挚)做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期间,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因而深受人民爱戴。帝尧年老时,经过长期观察和培养,决定选取有虞氏部族首领虞舜做接班人,并把两个女儿嫁给虞舜为妻,最后让位于舜。尧退位后28年而寿终,葬于雷泽(今山东菏泽西北)。


    关于尧让位于舜,历史上还有一桩公案。说是帝尧晚年,东夷有虞氏部族兴盛,其首领舜笼络和争取到一些部族的支持,掌控了朝权,把尧软禁起来,并将尧子丹朱放逐到外地。最后舜逼尧让位,一举夺取了帝位。尧子丹朱闻讯,十分愤怒,就联合南方的三苗部族起兵讨伐舜,结果兵败身亡。舜灭丹朱之后,依照当时“灭国存祀”的惯例,把尧的支裔改封到今河北唐县的刘邑,尧的子孙便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小方国,称刘国。久之,这支尧裔又以所居邑名命氏,形成为祁姓刘氏。这也是见于史载最早的刘姓。


    据当今一些学者考证,刘邑所在地唐县一带,原为帝尧母族伊祁氏的居地,也是唐尧的早期封地。后来唐尧随父亲(帝喾)南下入居中原,继而做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及虞舜夺位,尧的族属陶唐氏部落失势,纷纷退出中原,四散迁徙,其中一支北返唐尧故都,居于刘邑。这就是后世传闻“舜封尧裔于刘邑”之说的由来。如今,河北省唐县一带有关帝尧及尧母庆都的传说甚多,但由于年代久远,刘邑的确切地点早己无迹可寻(注②)。


    3、关于刘邑的始封者


    刘姓为帝尧后裔,历来无歧议,但具体是谁?史无详载,众说纷纭。据流行于两汉之际(王莽、刘秀之际)的纬书《尚书中候》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名式)封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嗣。”这段话的意思是:帝尧庶长子监明因为死的早而没能得到分封,尧的嫡子丹朱又因“不肖”而死于非命,也没能嗣继父亲的事业,所以舜就把尧的庶长孙刘式封到刘邑,让他作为帝尧香火的嗣奉者。这是迄今最早提出帝尧长孙刘式封于刘邑的文献。


    另外,《庄子杂篇·盗跖》记载:“满苟得曰:尧杀长子。”崔释云:“尧杀长子考监明。”这里面也提到监明。有人据此认为:监明、丹朱是一个人。有关监明的记载还见于南宋罗泌的《路史》。该书说:“尧长子监明之子封留为留氏。”古时留、刘二字相通,故“留氏”即刘氏。清朝学者张澍撰《姓氏寻源》更进一步描述说:“帝尧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长子监明,先死。监明之子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这显然是把《尚书中候》的记载掺杂其他史料综合而成。


    对于帝尧的子嗣,古文献记载不一。《史记》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依此,则帝尧有9个儿子。《孟子》、《淮南子》、《尸子》以及近年出土的楚简《容成氏》中也都说“尧有九子”(注③)。但《吕氏春秋》和《史记索隐》却说尧有10子(注④)。总之,尧有9至10个儿子。但这些儿子除丹朱之外,其他人的名字均未见史载。而后世的一些刘姓族谱却记载,尧第九子源明受封于刘,为刘姓始祖。还有《族谱》记尧的10个儿子名为:监明、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长子监明是刘邑的始封者。这些记述虽言之凿凿,出处却无从稽考,当是唐宋以来一些《族谱》编修者附会杜撰出来的。不论怎样讲自汉代以后,天下刘姓人都确认刘姓为帝尧的后裔,出自祁姓,系以国(或以邑)为氏。至于刘姓的肇姓始祖究竟是谁?已难于确考。 


    二、刘累是夏朝晚期陶唐氏部族首领,被尊奉为刘姓始祖


    现在天下刘氏多尊奉帝尧为远祖,以夏朝人刘累为始祖。也有部分人对“刘累为刘姓始祖”的提法有异议,对此我谈谈个人看法。


    1、刘累其人其事 


    刘累的事迹最早见于《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的记载。该书说,当年秋天,有一条龙突然降临晋国都城绛城郊外,晋国执政大臣魏献子对这件事感到很惊奇,就去向学识渊博的晋国史官蔡墨请教。蔡墨回答说:“夏王孔甲在位期间能够顺从天意,因此天帝特地赐给他4条驾车的龙,黄河和汉水的各两条,各有一雌一雄,而孔甲不知道如何喂养。当时陶唐氏裔孙有刘累,早年曾随豢龙氏学过养龙技术,自报奋勇去为孔甲养龙,孔甲因此嘉奖刘累,赐他为御龙氏,还把豕韦氏的土地封给他作采邑。不料没过多久,一条雌龙突然死了,刘累不敢向孔甲报告,就私下里把龙肉剁碎煮成汤献给孔甲。孔甲喝了龙肉汤感觉味道极美,后又向刘累索要,刘累怕事情败露,于是弃官而逃,避居到鲁县。


    对于刘累养龙之事,在《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记载,只是司马迁说夏王孔甲是一个“好方鬼神,事淫乱”的昏君,而且天上仅降下来两条龙,与《左传》所记略有差异。另外,《史记》原文中有“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之句。《集解》注引服虔曰:“后,刘累之为诸侯者,夏侯赐之姓。”由此可见,刘累实为夏代诸侯,也是夏朝晚期(孔甲为夏倒数第四代王)陶唐氏部族领袖。当时陶唐氏势力衰微,其族首领刘累以养龙事夏王有功,被夏王授官赐姓(御龙氏)封地,遂成为一方诸侯。 


    据有关文献记载,刘累替孔甲养龙之前,其族居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的偃师市境。今偃师市南缑氏镇陶家村有春秋时期的刘国故城遗址。该地古名刘聚,又称“刘累故城”,曾是夏代陶唐氏部族居地。据说刘累逃匿鲁县之后,仍称唐侯。他的子孙“尤守故地”,仍叫唐。这个唐国直到夏朝末期才被夏桀所灭。《路史·国名记》记载:“桀伐有唐,尧帝后,洛阳之唐聚。”证明了在夏朝末代王夏桀攻灭唐国之后,刘累的族人才被迫由洛阳刘聚南迁于鲁山。

 
    2、刘姓的起源与刘累无关


    近年有人提出:刘姓来源于刘累名字中的“刘”字。相传刘累出生时掌上有文,二只手纹象“刘”字,一只手纹象“累”字,因此得名“刘累”。其说源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还有人进一步解释道:“按照现在的观念,刘累不过是一个擅长养龙玩龙的训兽员,因为替孔甲养龙有功而被赐姓御龙氏”。依此说,则刘姓最早来源于夏朝晚期的刘累,并且是“以祖名为姓”。这一观点的核心意思是:刘累并非姓刘名累,而是他姓祁,名刘累。按此,他全称就是“祁刘累”。那么,“刘累”二字究竟是刘累“姓名”的连称,还是单指他的“名字”呢?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刘累“生而有文在手”的传说。如前文所述,其说源自《新唐书》。该书原文是:“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中华书局版)。统观这段文字,作者首先确定“刘氏出自祁姓”,然后指出刘累是“帝尧陶唐氏子孙”所生之子,再接上一句“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的传说。其句末缀文,显然是想解释刘累名字的来历,而非探讨刘姓的来源,文意甚明。如果硬把“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这段话截出来断章取义,曲解为刘姓得姓之缘由,显然很荒谬。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刘累的身份。凡是研究过姓氏学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帝王为褒奖有大功者而封土、赐姓、命氏都不是很随便的。《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城邑)亦如之。”意思是,天子建立有德行的人为诸侯,依据他的出生地或族属而赐姓,又封给他土地而命之氏。诸侯(大夫)以字作为溢号,其子孙因之以为族姓。累代做官而有功绩者,他的后人就以先世的官职名为族姓,也有以先世的食邑名为族姓的。由此可知,先秦帝王给属臣赐姓授氏的原则是“因生以赐姓”,即根据某人的出身或身份来赐给他姓和氏,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此殊荣的。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这说明:我国古人的姓是用来识别婚姻的标记;氏,则是为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贵贱等级所用。闻其氏,便可以知道他祖上的功德勋业。


    概而言之,中国古代的赐姓命氏制度十分严格,只有圣贤和贵族的后人才享有“授土命氏”的资格,而贱民奴隶则有名无氏。所以,刘累并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普通的“训兽员”,而是帝尧之胄,陶唐氏部族首领。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时代,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训兽员,那他就应该属于“有名无氏”的贱民奴隶一类。刘累若以这种身份去替孔甲喂养龙,夏朝天子绝不会给他赐姓命氏,裂土封侯的待遇。

 






 
关键词: 探源 国学考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