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贺岁片10年:冯小刚的影像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 
  说起影像里的中国当代历史,很多人还记得10年前的一部旨在向改革开放2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一年又一年》。这部电视剧选取了一个电影放映员家庭的视角,来反映20年来这个国家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发生的伟大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视剧也是一部中国的“电影简史”,在最后一集“1998年”中,有两部电影进入了它记录的视野,其中一部是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另一部则是国产的第一部所谓“贺岁片”――《甲方乙方》。剧中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这样描述到:
  林母:“林林去看电影去了,叫那个什么来着?噢,《甲方乙方》。”
  林一达:“怎么听着像份合同啊?”
  就是这个毫不经意的小小段落,现在看来,却是当年的记录者为今天留下的一个草创时代的深刻印痕。1998年,在《一年又一年》所描述的“电影简史”终结的地方,一个“贺岁片”的时代悄然而至,一个名叫冯小刚的年轻导演,也从此告别了默默无闻的人生,与“贺岁片”这个词语捆绑在一起,迅疾成为了大众文化的著名符号。在未来的10年中,也是刚刚过去的这10年中,冯小刚“制造”的电影与“话语”,都标记着冯氏独特的风格,毋庸说是一部特别的“影像志”,让经历着这个时代的人们难以忘怀。
  拿冯小刚自己的话来说:拍贺岁片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二
  1997年进入大学的那一茬学生,在他们的第一个大学寒假到来之际,纷纷在学校内外的电影院里迎来了《甲方乙方》。或许很少人收藏当年的电影海报,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甲方乙方》大红色海报上那种喜性和古典新郎新娘装扮的葛优刘蓓。
  《甲方乙方》有点像一部新版的《顽主》,但是却更加汪洋恣谑。其中已经彰显出日后冯氏特点的“电影台词”,如“打死我也不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等,当年马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语言。
  不过,学生和普通群众大多都不会太在意,这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对于刚刚提枪上马对阵引进大片的中国电影从业者来说,《甲方乙方》的意义远非“可口可乐”这么简单。它更像一个成功营销案例,在迅速商业化的电影行当中,《甲方乙方》确实有点像一份清晰明白的“合同”,指明了许多人的前进方向。这份“合同”在许诺:明星大腕、可乐故事、温馨结局、春节档期结合起来,会带来观众与票房。
  这也就不难理解,一年之后,“贺岁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式的冒出了好些。当然,乱军阵中脱颖而出的最后赢家,依然是冯小刚和他的《不见不散》。此后两年,《没完没了》、《一声叹息》(《一声叹息》并非在元旦春节档期放映,且涉及伦理题材,一般不被认为是贺岁片,但其票房还算不错),延续了冯氏的骄傲。
  这种充满了喜剧元素,又不乏温情故事的风格,一直延续到2002年的《大腕》。在这部电影里,冯小刚把“拍电影”这个行为本身,作为故事的框架,引出了小市民葛优和英达的喜剧人生。他甚至把电影的重要投资者――各路广告商也拿来恶搞了一番。华谊兄弟的王中磊说:“那时候特别混乱,生活中充满了广告,你干什么都是广告的事,小刚觉得这个挺好玩的,他就策划了《大腕》这么一部电影。……我们把碰到的经历都放到电影里了。”
  正是由于这种亲历的黑色幽默感觉,也让作为“贺岁片”的《大腕》,将冯氏风格的“狂欢”推向了一种极致。
  所以,当这个名叫冯小刚的人某一天打开麦克风说:“我不拍电影,全国人民看什么?”的时候,这并不完全是个轻狂的玩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冯小刚有说话的自由,也有他说这些话的道理。确实,每年中我们都有那么几天,期待看一场打着“冯小刚”标记的电影,帮助我们在繁忙生活中找回轻松的一笑。
  三
  2003年的电影《手机》,在结尾处,人们发现了一些变化。
  在前几部“喜剧”电影中,冯小刚对现实生活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一点“忧伤”,被放大了。搞笑的噱头依然充斥全片,“做人要厚道”之类的台词依然成为这一年乃至此后若干年内全民娱乐的经典桥段,但是,“作者电影”中导演对社会、时代的思考开始主导故事的基调。这时的冯小刚,已经是一个拥有“品牌效应”的大导演了。
  2004年,《天下无贼》终于艰难出世,人们除了看到美丽的风景、记住“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之外,也记住了王宝强这个质朴的“傻根”。2006年的《夜宴》,冯小刚似乎第一次遭遇了“口碑”和“票房”之争,但这似乎无关宏旨,冯小刚曾经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过,在票房与某国际电影节奖项之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的话,他当然地选择票房。
  2007年的最后几天和2008年的最初日子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冯小刚的名字和《集结号》一起出现。这一次,他的故事指向战争,指向战争中的人与人性,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分析和诠释,走进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笑了、哭了,也就找到了与作者之间的默契。
  四
  10年,是一个不短的历史时期了。对于冯小刚、对于“贺岁片”、对于中国电影,莫不如是。
  10年之前,中国的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产品,特征还不那么清晰可见。在那时,人们对于好莱坞的赞赏或者抵制,还停留在特技或者题材,其实,好莱坞让全世界赞赏或者抵制的原因,却更在于其背后的一整套生产运作机制。电影人生产出电影、电影生产出观众、观众消费产生了票房回报、利润回报率让投资人进一步选择有潜力的电影人进行投资生产……如此循环不已。
  从这个角度而言,最近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在“电影生产”的运作机制上有了一些探索,而冯小刚与“贺岁片”是这浩大的探索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细节。
  拥有这个细节,对于我们,是幸运的。“10年·冯小刚的影像志”,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其实已经知道,我希望去寻找一点我们集体的记忆,共同的欢笑与泪水。因为――
  在这个人的影像史中,我们能看到自己青春的记忆、岁月的刻痕。
  在他那些终究将进入历史记忆的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中国电影史的当代书写。
  在影片那些黑色幽默、可口可乐的经典台词里,我们能从中寻回印着时代特征的会心一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