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走进来”“走出去”都需作品“放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原标题:“走进来”“走出去”都需作品“放话”
  
  无论怎样的思路,作品是最终的正见与证明。电影的繁荣最终也要体现在优秀作品上。3月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拿出有力有效举措,提升电影创作质量和水平,推动电影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时不我待。
  据报道,3月的电影市场,进口片在气势上和质量上确实占据优势。但是,并未重现它几年前在中国影市上呼风唤雨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积极地进行自我修复。中国电影自身的强大,使其对于进口片已经产生“抗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影片对国产电影是压力也是一个好现象。看到上述报道,我得以能够看淡以下消息:在美国票房口碑双双扑街的一部好莱坞影片,登陆国内院线后立马登顶票房冠军,有网友直言不讳:中国已成为好莱坞烂片的回收站。该片在国内某知名电影评介网上的评分为5.8,若只算北美票房,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但因为中国观众的大力买账,最终盈利相当可观,片方放话,能不能拍续集,取决于中国观众。
  一部好莱坞电影能否拍续集,取决于中国观众,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兜里有了更多的闲钱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可以去电影院呼应光与影的召唤。这可喜可贺,但同时也不乏酸涩,因为“烂片回收站”毕竟不让人脸上有光。“好莱坞烂片”东来之后还能红红火火走四方,我觉得原因在于:去看电影的人对于此类“烂片”的需求还没有饱和,胃口犹在。
  犹记得,我大学的电影课上,老师在外国电影中划出了美国电影和法国电影两个代表类别来讲述,美国的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以票房和明星见长;法国的则被归为艺术片,节奏缓慢沉郁。老师讲述好莱坞电影时滔滔不绝、高声大气,讲到法国电影时则不由地放低了声音,言语间充满敬惜之情,因为这类电影往往叫好不叫座,票房与“大片”不在一个比较级上,却不乏名垂电影青史之作。在老师们的讲解之间,法国电影似乎更高级、更符合伟大电影的典范。
  我一边受着老师的意见熏陶,一边有些不以为然:在那时的我看来,好莱坞电影就很好看,我也还没看过几部法国电影。我以为老师这样厚此薄彼很可能是知识分子的清高情结所致,而我自诩为俗人一枚。于是,工作之后,当我有了观影的经济能力和时间自由之后,我猛看好莱坞电影,乐此不疲,一度对其赞不绝口。
  我甚至很奇怪:他们对于主旋律的拿捏把握弘扬还真是恰到好处,将电影工业的娱乐性和国家价值观的宣讲有机融为一体,在全世界赚足了票房。但随着观影经历增多,前些年,我开始厌倦好莱坞电影了,我体会到电影课上的老师所言不虚:大片套路的类型化、声效画面的感官刺激化……那种熟悉的味道,让我有时都能够自动提前“脑补”剧情了。于是,我迫切地想要换一种口味。
  现在的大众观影人群是否还走在我当年的路上?心理医学上有“厌恶疗法”:让一个人把其嗜好的事物享用到吐、再也不想吃的程度,然后,此人就可以与其需要戒除的不良嗜好说再见了。国人对于烂片的“宽容”是否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过,希望这一过程不会太长。
  随着改革深化,开放度越来越大,进入国内的好片和烂片都在增多,泥沙俱下之际,如何不被烂片长久地裹挟以至最终失去了鉴赏好片的能力与胃口,这是一个需要警醒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胃口,真正的好片可能就会不受青睐,在票房上折戟沉沙。电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如果没有来自市场的正向回报,下一部好电影的资本投入就会变得愈发困难。如此恶性循环,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必将被拖后腿。
  还看到另一则新闻:《长城》北美上映票房不佳,国产片“走出去”仍需努力。《长城》国内上映时,张艺谋导演曾放下豪言,称至少有10亿海外观众会看这部影片。片方也曾宣布,《长城》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然而,随着该片在北美的上映,这一步却迈得有点艰难。
  近来,不少电影号称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究竟谁是真正的第一,一时难以考据。不过,不管是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不会是太容易的,所以,其艰难,也是正常。对我来说,觉得不正常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要拍一部这么好莱坞风的电影去“征服”海外市场?为什么不拍一部中国风的?后者不是更拿手,也更能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吗?常言道“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何要“师己短技”以争取海外观众呢?看来,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有诸多基本路径的问题需要想个清楚明白。
  无论怎样的思路,作品是最终的正见与证明。电影的繁荣最终也要体现在优秀作品上。3月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拿出有力有效举措,提升电影创作质量和水平,推动电影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时不我待。在外国电影能够轻而易举地“俘虏”中国观众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有作品走出去征服海外观众,如此,才不至于在日渐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市场上败下阵来。 舟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