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唐宋年间“无人区” 明末已是“富人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发掘现场

两枚直径约1厘米的青铜巴蜀印章上,奇怪符号无人能识

向家坝遗址群发掘将川南历史前移3000年  


    向家坝谜团  


    为何只有墓葬无人居?  


    从目前向家坝库区出土的遗址来看,仍然是以墓葬遗址为主,而人类的居住遗址并未发现,下一步,找到这个地处金沙江畔的古集镇人群的居住遗址应该是关键。  

    ——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宋治民  


    唐宋年间是“无人区”?  


    出现了明显的文化断层。从三国后直至宋代近千年的时期,此处竟未发现任何文化遗存痕迹,其间甚至包含唐宋等经济鼎盛时期,这段时期此处的居民去了哪里?仍然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徐亮工  


    一条江隔断了文化传播?  

    向家坝库区横跨川滇两地,如此重大的遗址发现,在江对岸的云南能否找到类似的文化遗存,是否存在联系?如果不能,如何解释一条金沙江便隔断了文化的传播?  

    ——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马继贤  



    首例  

    ●向家坝库区中,“10多万平方米的遗址分布面积,不仅在川南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整个四川也是前所未有”  


    发现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将对川南地区历史的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  


    细节  

    ●一条用石板铺就的小街,“一个小镇明代就能铺上如此规整的石板街,当时应该是非常富庶的。”  


    川南最大四川首例  

    遗址10多万平方米  


    记者从考古队员处了解到,在位于宜宾的整个向家坝库区中,目前共发现了地下文物点53处,分布总面积达110387平方米,文物点累计面积也达46186平方米。“10多万平方米的遗址分布面积,不仅在川南地区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在整个四川的考古中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高大伦看来,从目前残存的遗迹来看,这项规模浩大的考古工程仍将继续进行。  


    目前库区遗址群仍有平夷长官司衙门遗址、万寿观墓地及王龙岩崖墓群尚未发掘。而2012年9月,水电站就将正式蓄水。  


    考古队员说,对于元代遗址出土极少的四川而言,在蓄水之前,对建于元代的平夷长官司衙门遗址整体“搬迁”显得十分必要。  


    全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2010年,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遗址群开始正式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存,商周房址,战国青铜器……这里的多处发现震惊全川,甚至改写川南历史。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随四川大学的专家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实地探访了至今仍在发掘中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遗址群。  


    金沙江畔遗址群  

    史前古人在此繁衍更迭  


    由宜宾出发,沿金沙江河谷顺江而上,经过数十公里的泥泞山路,就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  


    自2010年至今,位于此处的石柱地遗址已先后历经四次发掘,共发掘10万余平方米。  


    在地面上的考古探方中,内层有一道道整齐的条纹,上面标示着从1到22的数字序号。“在这一万平方米的地层堆积中,存在明显的遗迹叠压现象,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我们用这些条纹来表示文化层划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李万涛说,这种层层叠压的遗迹,表明自史前时代起,古人就在此处繁衍更迭。  


    新石器时期遗存  

    将川南历史提早3000年  


    石柱地遗址,共发掘各代墓葬100余座,出土了2000余件器物,更有大量商周朝代的房址,是川南首次发现规模较大的商周遗存。此外,还出土了铜矛、铜剑、铁剑、刀、斧等战争器具及玛瑙串珠、银手镯等战国秦汉时期的饰品,甚至还有大量明清年间的青花瓷。  


    然而,让考古人员最兴奋的,莫过于这里和不远处的叫花岩遗址的“大发现”——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  


    “一直以来,川南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从来没有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和文物,造成这一区域的历史研究出现了断层。”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这一发现将对川南地区历史的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  


    首现明末石板街  

    当时此地应属“富人区”  


    在一处正在发掘中的遗址,地面上绘出了各种不规则的白圈。不远处,还有一条约50米长,用石板铺就的小街。  


    “这应该是一处明末的繁华市集,绘白灰的地方都是房屋倒塌残件的堆积。”高大伦指着一处面积较大的空地告诉记者,从房柱布局看,这在明末时应该是一间“三室一厅”的大宅子。  


    考古队员介绍,这条小街应该建于明末,四川目前发现的石板街遗迹基本都是清末的,保存如此完整的明代街道还是首次发现。  


    虽然历经一路颠簸,年近八旬的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宋治民仍难掩兴奋,像孩子一样蹲在石板小路上捡起碎瓦片仔细端详。“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一个小镇上,明代就能铺上如此规整的石板街,当时应该是非常富庶的。”  


    1  


    大特色  

    铜鍪带钩重现2000年前巧夺天工  

    发掘现场的库房里陈列着已修复好的200余件文物。“基本都是精品。”高大伦说,向家坝水电站遗址出土的文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一些甚至是四川乃至全国首次发现。  

    他拿起一个只比拇指略大的“小杯”告诉记者,这个“小杯”  

    的原型学名叫作铜鍪,是一种从战国直至汉代巴蜀地区特有的炊具。“这个显然是微缩版,是用作冥器随葬的。”他推测,这应该也是全国最小的铜鍪。  

    另一个青铜蝉形带钩上,一只鸣蝉栩栩如生。古人的带钩类似于现代的皮带扣,是一种身  

    份地位的象征。“墓主应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  

    考古人员说,这两样小而精致的“迷你”青铜器件,在2000多年前,四川匠人就能铸出,可谓巧夺天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四川铸造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兴旺发达。  


    2  张献忠战乱毁豪宅?  


    大猜想  

    房屋是废弃还是毁于战乱?源自湖广填四川?客家人南迁?  

    四处散落的倒塌房屋残件,是自然废弃还是毁于战乱?  

    有专家提出,明代末年,张献忠率军入川,与清军激战数十年,经过这段战乱,四川人口剧减,最终导致了湖广填四川。这处大宅的崩塌,是否毁于这场战  

    乱?也有专家提出,曾被称为“金沙江第一镇”的楼东镇,自古就是川渝地区和凉山腹地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末清初,部分客家居民自南方迁徙入川,在此落地生根,宽敞的屋檐,檐边用木柱支撑,是典型的东南沿  

    海地区建筑式样。  

    “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这条石板路上发生的故事,只能靠走在上面的行人来‘穿越’想象了。”四川考古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刘禄山的一句戏言逗乐了大家。  

    丝路“海关安检章”?  

    三星堆和金沙曾现类似符号丝路通关凭证?军事密码?  

    本次共发掘出20余枚印章,其中两枚直径约1厘米的青铜巴蜀印章上,没有文字,仅雕有类似于星芒和太阳的奇怪符号,无人能识。“我们将这种神秘符号称之为‘巴蜀图语’,应该是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专家  

    说,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也曾发现过类似的奇特图案符号。  

    有专家认为,巴蜀印章可能是一种军事上的通关凭证,图案是通关或机密文件的暗号。  

    另一种猜想是,在过去繁华的“南方丝绸之路”上,或许存在  

    类似于海关的关口,货物需要印章才能出入关,类似于现代的“安检”印章,此前在邛崃、雅安等丝路路点上均发现过。而宜宾恰好位于“南方丝路”上,一次发现如此多的巴蜀印章,可能表明此处曾是丝路上的边贸重镇。  


    3  


    重发现  

    改写川南历史  

    使川南1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溯3000年  

    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处了解到,四川大部分地区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川北、川西、川东和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宝墩遗址。唯独川南的自贡、内江、资阳、泸州、乐山、宜宾、眉山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仍为空白。  

    向家坝库区的石柱地及叫花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将对川南地区历史的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对建构四川新石器时代的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证实川渝渊源  

    金沙江下游或是川渝交流的重要枢纽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三峡库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证实了峡江地区是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联系的枢纽。但从重庆至成都平原500公里范围内一直未发现相关遗存,向家坝库区的考古发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因素在叫花岩遗址中大量出现。此前,在重庆峡江地区曾出土过一些与宝墩文化较为类似的器物,有学者推测,金沙江下游地区或许是川渝两地交流的重要枢纽。  

    证明蜀人南迁  

    出土墓葬证明战国时期蜀人南迁至此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蜀人的一支南迁,据文献记载经川南进入云南、越南一带。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川滇交通要道上,此处遗址发掘的墓地,带有典型的蜀文化风格,足以证明蜀人曾南迁至此。  

    此外,遗址中战国时期的石室墓与川东及峡江地区极为相似。还出现了战国时期随着秦、楚、蜀三国军事战争而迁入的器物群,如蒜头壶等。足见该区域为蜀人南迁路线上的重要据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