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福州古街区里的文创节:邂逅两岸“手作之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福州12月1日电 (林春茵 刘可耕)第二届三坊七巷文创节暨2016福建手作之美大展1日在福州著名三坊七巷古街区内的南后街展览馆启幕。持续21天的展期中,来自海峡两岸和海内外的手作艺术作品济济一堂。
  此次大展设中外传统手工艺品展示、手工艺术品展示、手工艺术品展销,还设有手作体验区,手作艺术品售卖区等互动区域,其中“手作”概念被首度引入文创节。步入展厅,木纹金属、大漆、木偶雕刻、金缮·锔瓷、陶艺、瓷艺等手作艺术品,无不散发出手作艺人的“温度”。
  福建省手作创意艺术协会会长高宇辉表示,福建是手作艺术文化重镇,但受动荡岁月冲击,需要立足于当下,重振复兴,“如何让年轻人去理解手作并面向未来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搭建平台,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提供文创节、多个展览等资源,推出新人。”
  高宇辉透露,明年将举办海峡两岸大型手作展览,鼓励两岸青年手作艺人交流互补,促进福建文创产业发展。
  多场有艺术家现身的活动,如“艺术家沙龙”、“艺术家带你去看展”、“手作体验”,更吸引市民走进艺术美化生活的乐趣之境地。
  此次手作艺术展“新”“老”碰撞。在现场,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古玩杂项收藏委员会主任、资深收藏家林序向市民观众介绍一尊清代金漆护印关平夹贮造像,展现福建延续千年的漆文化成熟工艺技艺。“展览以传统传承带动手作创新,可以从揣摩精致的老物件中找到手作创新灵感。”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卢佳伦的作品“博泰酱釉器”,腹部壁仅1毫米,重现福州古传洪塘窑“蛋壳陶”的工艺水平;福建漆艺家陈如山则用一组具有现代美感的漆器,表现漆语言的现代极简美学主张。1987年生的金属艺术家刘东亦带来木纹金属金壶和角壶系列,造型稚趣,工艺精湛。
  此次文创节和手作展,也呈现出浓郁的海峡风。在手作体验区,来自台湾的周世豪带来台湾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器具。他将台湾各民族斑驳繁复的图纹绘制在快干布上,期待“能完整介绍台湾各民族文化之美”。
  台湾设计师田玉德告诉中新网记者,他集结了其他15位青年设计师产品而来,已经入驻位于三坊七巷的闽台青年创业基地。“福州对来榕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给予很低门槛和很优惠扶持政策,令人心动。”他说,此次计划停留三个月,“用快闪模式试试大陆市场水温”。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表示,举办此次大展旨在丰富文创节内涵和张力的同时,让走进三坊七巷的市民与游客真正感受到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感受到福州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结合,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面的促进作用。(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