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一个真正的求知者--追忆“瓜饭楼”主人冯其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一个真正的求知者——追忆“瓜饭楼”主人冯其庸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周玮、施雨岑
  著名红学家、文化学者冯其庸22日在北京去世。“我与冯先生有师生之谊,大学读书期间,得到他诸多关爱呵护,读书做研究,也承他给予悉心指导。我们经常见面,提出再多的问题,他也不烦不倦。”作为学生和熟悉冯其庸的晚学,zhongguo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对冯其庸的离去非常伤感。
  冯其庸,1924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他一生著作等身,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秋风集》《瓜饭楼钞庚辰本石头记》等专著,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辞典》等书。曾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文化部成立《红楼梦》版本校订小组,袁水拍、冯其庸、李希凡总主其事,冯先生和希凡首先想到的是我,把正在山西钢铁厂劳动的本人调来北京,参与此项古籍整理工作,我们一起工作了两年多时间。”刘梦溪难忘先生对他的帮助与提携。
  自1979年调入zhongguo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开始,zhongguo红学会会长张庆善一直在冯其庸的领导下工作。在张庆善看来,冯先生是当代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红学大师。
  “冯老本身学术成就非常突出,他对曹雪芹家世、祖籍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和思想艺术方面的研究,对推动当代红学发展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张庆善说,zhongguo红楼梦学会1980年成立,主要的推动者就是他,当时他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此外,他还创建了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红楼梦研究专刊《红楼梦学刊》。
  “新时期以来一些奠基性的学术成果也都是在冯先生的主持下完成的。”张庆善介绍说,他和李希凡共同主编了第一部《红楼梦大辞典》,组织全国几十位专家学者用7年时间以脂本为底本校勘注释了一部《红楼梦》,被认为是最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198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成为最有影响的《红楼梦》普及本,为伟大文学经典《红楼梦》的当代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冯其庸对研究工作的执著与严谨令人钦佩。正如他在《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自序中所说: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
  在友人和后辈眼中,冯其庸非常博学勤奋。“他80多岁还写文章,不顾高龄曾10次去新疆考察,3次上帕米尔高原,终于考得玄奘取经东归入境的古道,他的发现震惊了佛学界和考古学界,可见他对研究的执著和对事业的热爱。”张庆善说。
  除红学研究外,冯其庸在历史、国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也颇有研究。
  “冯其庸先生在古典文学领域,也有多方面的发言权。李杜诗歌、宋词流派、元明杂剧、zhongguo散文史,他都做过专门研究,更不必说他对书法、绘画、陶艺、摄影等艺术的造诣和兴趣。”刘梦溪说,他有诗人气质,有艺术眼光,有激情,有文采,广交游,喜游历,肯助人。他有古代文人的雅趣,是一位充满生活热情的学者。
  得知冯其庸去世的消息后,众多文艺界人士纷纷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的演员欧阳奋强在微博中悼念:冯老一路走好!听闻消息,演员六小龄童很是悲痛。“我与冯老是忘年交,在北京拍央视版《西游记》前曾去拜访他,他将其绘画大作赠送给我以资鼓励。”他说,先生的去世是zhongguo红学研究、文学艺术的重大损失。
  忆及数年前在冯其庸书斋“瓜饭楼”与先生交往的点滴,画家李延声颇多感触。“冯老说,‘我的生活就是读书。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冯老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书摞起来的,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书架,读过的书中有着他的记忆。他是一个真正的求知者,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地用一辈子做学问的智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