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重庆拆除形象工程解析:抑制决策过程非理性因素(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央视《新闻1+1》2009年1月7日播出《“烂尾”的病理分析》,以下为完成台本:

    观光塔变烂尾楼,地标工程毁形象。建也有理,炸也有理,巨额损失没人理。建塔一年多,爆破五秒钟,一千万灰飞烟灭。观光塔的命运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一千万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它可以用来做很多急需的事情,可以用来应很多的急。但是也有人说,它可以用来买一个响,就在前天的下午,在重庆万州的三峡明珠观光塔被爆破拆除了,这座塔135米高,建筑它用了一年的时间,然后有将近4年的停工时间,而倒下只用了不到五秒的时间。岩松,听完这三个数字,你什么感想?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我觉得拆了它也许不是错,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建起来,但是之后又成为烂尾塔的一个要拆的塔本身是错,所以我说拆了它也只是治标,如果不能更好地问责、反思,避免类似这样的决策再出现,那恐怕就不能治本。

    主持人:

    《新闻1+1》不一样的解析,首先我们还是跟着镜头来关注一下重庆这个观光塔的最后一刻。

    (播放短片)

    解说:

    1月5日中午12点多,重庆市万州区的半山腰上,一座地标形巨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然倒塌,记者黄金华用镜头记录下了整个过程,据他估算,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钟。

    黄金华重庆日报万州站记者:

    有很多人说,这个地方大家边走边议论,三峡明珠观光塔现在已经拆除了,我们跑去看一下,大家感到很可惜,有的直接打电话,三峡明珠观光塔拆除了,你们来不来看,已经倒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解说:

    “手榴弹”,这是万州网友给这座三峡明珠塔取的外号。

    顶部配有旋转观光厅,建筑面积近五千平方米,主塔连同塔尖共135米。2005年春节前,三峡明珠观光塔如期竣工后,据说能俯览万州城全景,但直到它被拆除,还没有一位观光者有幸登顶,一览万州风景。直到施工队于2008年12月再次进入施工现场着手拆楼,黄金华对此早有耳闻,只是不知道拆楼的具体时间。1月5日,他是距离楼体最近的目击记者。

    黄金华:

    赶到现场,因为建在路很远的地方,就横着一根枯掉的树上写上了“拆迁工地,闲人免进”,我就绕过去,已经聚集了可能有20多个市民和几个施工人员在那里远远的观看。我当时就听有的市民在说,拆掉很可惜,如果把它建起来的话,倒是一道风景。

    解说:

    在外界看来,当地官员的谨慎和这座巨塔的前世今生不无关系。据相关资料显示,三峡明珠观光塔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后,计划总投资3500多万元,在投入1000万元后,工程突然停工,这其中的原因也引来无数猜测,是领导更换,是资金断裂,还是城市规划改变?而据万州区一位宣传部门领导给媒体的解释,由于万州区在2005年4月进行了行政体制调整,将龙宝等三个开发区管委会撤销,导致工程投资主体变得不明确,而整个工程还需至少两千万投入。这么大笔钱还不如投资更实际的民生项目,经过区政府研究后,最终忍痛,决定拆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