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黄河朝圣(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暮春时日,回访我曾驻足过九年的山西劳改农场时,场长问我:“你见过黄河,但是你见过黄河牛吗?”

    我说:“见过。咱们农场不也有吗?”“你说的是耕牛,我说的是铁牛,是从黄河故道挖出来的。去蒲州,看看出土的国宝‘黄河牛吧!’”

    其实,我对蒲州非常熟悉。在五更寒天、东方欲晓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浪迹到了永济伍姓湖劳改农场的时候,因为它身旁就是黄河,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我在周日休息时常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风陵渡去看黄河。古老的蒲州,离风陵渡不远,因而在那个年代,我多次去过古老的蒲州。

    蒲州不仅是远古年代圣君尧的故乡,古诗中的“蒲津渡”在这儿演绎出无数人文故事。这儿还是《西厢记》的萌生之地,张拱和崔莺莺的爱情之巢,也搭在古老的蒲州,那儿留下一座高高的莺莺塔。当时,我还站在黄河这边,向黄河之南眺望,因为黄河对岸是陕西的古老韩城;韩城是汉代文史学家司马迁的出生地,进朝为官后曾在西汉的大狱中写下zhongguo历史中的千古绝唱《史记》。但我当真不知道,在这黄河之滨的黄土之下,还埋着镇河之宝黄河铁牛——而几个庞然大物,就出土于古老的蒲津渡旁边。

    司机告诉我:昔日考古工作者,曾从古书上得知唐代这儿曾有过一座铁牛、铁柱、铁人为根基;以地锚、铁索为牵引的蒲津大桥,取代了过黄河依靠摆渡过的蒲津渡口。沉睡地下近千年的黄河牛,是县博物馆历经苦苦寻觅之后,由当地农民挖掘出土的。我的兴致顿时被这位司机的话激活了,因为我读过的文史籍书上,描写蒲津渡的诗文多得不胜枚举,却没有读取过有关蒲津桥的记载。






 
关键词: 黄河 朝圣 新闻信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